赵云峰回到家里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吃完饭,在睡午觉了。
刘雅琪看他回来了,就问道:“云峰,怎么样?你表姐夫走了吗?”
赵云峰说:“走了。”
刘雅琪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总算走了,云峰,你要知道,钱是不可以随便借出去的。借出去容易,往回要的时候就难了。”
“这我知道。”赵云峰答道。
几天之后,赵云峰家的一些远房亲戚,陆陆续续的到他们家来。有亲戚来访,刘雅琪还是蛮高兴的,又是忙着烧水泡茶,又是忙着炒菜做饭。但是,当他们说出他们来找赵云峰的真正目的之后,刘雅琪就感到很恼火。因为到他们家里来的这些亲戚,不是来走叙旧的,也不是因为他们多年不在家,来看望他们的。他们来找赵云峰的目的很统一,都是来找他借钱的。对于他们借钱的要求,赵云峰都婉言的拒绝了。
过了清明节,山东大地就春暖花开了。这时候,农民们就要忙着去种花生和红薯了。赵云峰的父母去种地的时候,把赵云峰家和赵云岭家也叫着一起到地里去干活。
刘雅琪虽然领着两个孩子,但也跟着他们一块下地去干活了。
他们这边种花生,是要盖地膜的。赵云峰一家去种地的时候,肥料不够,他父母就叫:“云峰,肥料不够了,你骑着单车去买点来吧。”
地膜不够了,他父母也叫:“云峰,地膜不够了,你骑着单车去买点来吧。”
只要父母一开口,赵云峰每次都是马上就骑着自行车到镇上卖农资的地方去,把他父母需要的东西买回来。当然,买化肥和地膜的钱,都是赵云峰出的。
因为他们家人多,两天就把家里的花生和红薯都种好了。
种完花生和红薯之后,家里就暂时没活了。这天早上,赵云峰在家里吃过早饭,就出去串门去了,只有刘雅琪一个人领着两个孩子在家里。
九点多钟的时候,赵云岭领着他的老丈人,也就是赵云峰的姑父到他家来了。刘雅琪看到小叔子和姑父来了,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给他们泡上了从云南带来的普洱茶。刘雅琪给他们端上茶水后,就抱着儿子在旁边的板凳上坐下。
寒暄过后,姑父就说明了来意,他说:“这两天正是种地瓜的季节,俺们这边的地瓜秧卖的很贵,我听说汤头那边的地瓜秧很便宜。到汤头去贩地瓜秧到俺们这边来卖,肯定能赚钱。但是,我们手里没有本钱,我们今天来呢,是想来找你们借点钱去做本钱。等我们把瓜秧卖出去,马上就把借你们的钱还给你们。”
听了姑父的话,刘雅琪觉得,今天来借钱的这两人,一个是赵云峰的亲弟弟,一个是赵云峰的亲姑父。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帮他们一把。
她想,就算自己同意借钱给他们,也得等赵云峰回来再说。于是,刘雅琪就微笑着对姑父说道:“姑父,这事儿我做不了主,等云锋回来你和他说吧。你们先在这玩会,等会我去炒几个菜,你们中午就在这吃饭。云峰出去串门,一会就回来了。”
姑父听了刘雅琪的话,笑着点了点头。现在做饭还早,刘雅琪就抱着孩子,坐在旁边陪着姑父和小叔子说说话。
赵云峰的姑父聊天聊得高兴了,突然对刘雅琪说道:“哎!不是我说,你们云贵川那边的人,在你们老家那边苦都苦死了。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嫁到俺们山东来,真的是放你们一条生路了。在你们老家那种地方,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