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操广播一如既往地响起。
陈磊从门后面拿出高三三班的旗帜,喊了声“下去排队。”
整个校园全部班级的学生陆陆续续来到集合的地方,以班级为单位列成方阵,跑操广播的集合声还在响着,一路上不少人拿着知识点总结这类的小册子低着头背诵。
林诺走着走着,被人拍了下肩膀。
“林兄,几日不见,如三秋兮。”
“刘乾坤,你没事跟我打什么招呼?”
“今天中午吃饭,老地方,我有话说,到时候见。”刘乾坤说完转头回到自己的队伍。
班主任王建华早早等在队伍旁边,看到林诺过来,嘴唇动了动,只是扶了下眼镜,没有说话。
集合声停,接着响起哨子声,所有队伍跑动起来,林诺围在其中,心里默默回想《赤壁赋》中常考的诗句。
“这苏轼真不是东西,写的字比《师说》还多,写那么多干吗?每一句写的都那么经典,考察的句子太多,再背下去我就全文背诵了。”
跑操的队伍中,年轻的高一学生还很稚嫩,响亮地喊出班级口号。
“东风吹,战鼓擂,我是六班怕过谁!”
接着高二那些愣头青班级不甘示弱,也喊出自己的口号。
只有老练的高三学生,一声也不吭,有那力气不如多背些东西。
九月时节,道路两旁的枫树树叶并没有变黄,虽然今天很暖,阳光强烈,但是待在树下倒也不会觉得热。只有人挨着人,大家呼吸着潮湿的空气,但是已经跑了三年,也不觉得有什么。
跑完操,学生们混乱有序地回到自己的班级,林诺从厕所出来,洗了把脸,甩甩睡眠不足的困意。肚子传来咕叽咕叽的叫声,林诺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去吃早饭,刚想去校园超市买条毛毛虫,上课铃响起。
英语老师赵昊,是位年轻的老师,林诺高一的时候,赵昊刚刚入职,一直教了林诺三年。
大概是年龄差距越小,越容易有共同话题,班级里面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很喜欢这位老师,男生们私底下称他日天老师,别名赵日天。女生们在高一喜欢围着刚刚结婚的老师看婚纱照,在高二时候喜欢看老师刚出生的小孩的百日照,到了高三,赵老师也没有新奇的事情给大家分享,即使如此,多数学生也喜欢和他打招呼,就连英语课代表王萌萌都坚持做了三年的英语课代表。
赵老师年轻人,火力旺,现在还穿着夏天的T恤,七分裤,如果不是校规不允许,他肯定会穿凉鞋上课。
他拿着麦克风形状的无线话筒,把扩音器放在讲台,拿出摸底考试的英语卷子讲解。
“听力就不用讲了吧。”
“不用不用。”学生们笑出声来,明显不是前两节课的氛围。
“第一篇阅读,一个简单的开胃菜,每个人一段话,先看选项,选项里面提到谁,就看他说的话。”
赵昊一个选项一个选项讲解,对于文中比较困难的句子,他抄写在黑板上,分析结构之后翻译。
“这是一个in case连接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个句子结构很好,如果你在作文里面用个条件状语从句,阅卷老师看到后会很欣慰,终于有学生写复杂句子了,不是一句话一个句号,一句话一个句号。而且你写一个从句,数一数,三十多个单词,你都不用费力去想那些高大上的单词,这字数不就凑够了。”
“第二篇阅读,比较长,很难理解。还是那句话,先看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