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冉有问道:“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这里的“卫君”指的是当时卫国在位的君主。当时卫国的政治局势颇为复杂,各方势力交错,权力争斗激烈,冉有对孔子是否会参与或支持卫君的事务心存疑惑。他的这一提问反映了他对孔子政治立场和行为选择的关注,也透露出他在这种复杂局势下的迷茫和寻求指引的渴望。
子贡回答:“好,我去问问老师。” 子贡的“诺”字,简洁而有力,明确地表达了他答应冉有的请求,展现出他积极主动且愿意为同学解惑的态度。这个“诺”字不仅是简单的应允,更包含了子贡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老师智慧的信任。
子贡走进屋里,向孔子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此处的“伯夷、叔齐”乃是古代孤竹国的两位王子。他们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品德,相互谦让,不慕权力。他们的故事在古代被广为传颂,成为了道德楷模的象征。
孔子回答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 “贤人”一词,在此处并非泛泛而指,而是特指那些具有高尚品德、深邃智慧、行为正直且为世人所敬仰的杰出人物。孔子对伯夷、叔齐给予“贤人”的评价,充分肯定了他们在道德和品行方面的卓越表现。
子贡接着问:“他们有怨恨吗?” 这里的“怨”字,含义深刻,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不满或埋怨,更是指向内心深处对于自身选择和遭遇所产生的遗憾、懊悔或不甘等复杂情感。
孔子说道:“他们追求仁德并且得到了仁德,又怎么会有怨恨呢?” “求仁”这一表述,意味着主动地、有意识地将仁德作为人生的核心追求,以实现个人品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得仁”则表示他们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中,成功地达到了仁德的境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子贡出来后,对冉有说:“夫子不为也。” 这句话简洁明了,子贡通过自己与孔子的对话,领会了孔子的深意,从而得出孔子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结论。这一结论并非简单的陈述,而是经过思考和领悟后的判断。
综合来看,这段对话通过子贡巧妙的提问和孔子富有深意的回答,以伯夷、叔齐的事迹为切入点,委婉而含蓄地表明了孔子对于卫国国君相关事务的态度。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借古喻今的智慧
孔子通过与子贡谈论伯夷、叔齐的事迹来间接回应关于是否支持卫君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其借古喻今的高超智慧。他巧妙地避免了直接给出明确的政治立场,而是引导子贡从古人的行为和品德中去思考、领悟其中的道理。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更让他们在探寻古人智慧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当下问题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