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武岳府上,泊禹、伊川与武岳三人围坐一处,神色肃穆,共商立国之事。
伊川目光深邃,遥望向远方,沉声道:“当下之大乱虽为暂态,然不出数年,必现数股相对稳定且据有一两个大洲之地的势力,进而步入各方相互制衡之期。我镇海司当尽早绸缪,趁各方势力尚弱之际,竭力扩充领地。此前,吾等已多次探讨立国之必要性与可行性,今当决断。”
泊禹微微颔首,道:“亚父所言极是。我镇海司来历非凡,或为前人因应外部威胁、确保中土安全之特殊目的而设。如今时局动荡,实乃立国之良机。”
武岳沉思片刻,方道:“吾亦知立国乃大势所趋,然此事非同小可,需审慎行事。如今我镇海司虽具一定实力,然与其他势力相较,仍显薄弱。此时立国,恐招诸多麻烦。”
泊禹坚定而言:“武叔,正因局势动荡,吾等更应把握时机。吾提议立国,国名定为太平天国,寓意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以此为国名,定能吸引众多支持,吾等可建一承接天命之泱泱大国。”
此言一出,伊川与武岳皆惊,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向泊禹。
武岳率先回神,忧心地说:“立国之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如今吾等实力尚弱,此时立国,恐遭朝廷及其他势力围剿。”
伊川亦陷入沉思,良久后道:“吾儿之想法虽有道理,然立国之事需慎之又慎。吾等需思虑周全,制定详尽计划。”
泊禹接着道:“亚父,武叔,前些日子,吾做一梦,梦到黄帝与神农教吾两项技艺。一是寻矿床中反射怪陆离之光的石头,名磷灰石;二是寻海边及其海岛上鸟类集中排粪之处的石头,名鸟粪石。将此二者与骨粉、肥化粪便相结合,可获名为化肥之神物,能使亩产倍增。此外,吾还知晓印刷术,可大幅提高文字传播之效率。”
武岳闻此,眼前一亮,道:“若真能如此,吾等实力必将大增。”
伊川微微皱眉,道:“此等技术虽佳,但当下推广应用恐非易事。”
泊禹道:“亚父,吾等可逐步尝试。一日,我在查阅古籍时,偶然发现了一些关于古代农业技术的记载,其中提及了一种类似化肥的物质,虽效果不及我们所知的化肥,但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我便以此为线索,深入研究,试图寻找制作化肥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方。”
“至于印刷术,我曾在一次游历中,遇到一位老者,他向我展示了一种古老的印刷方法。我受此启发,结合自己的知识,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其更适合大规模的文字传播。”泊禹继续说道。
伊川道:“如此甚好,但这些技术的推广需要时间和人力,且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泊禹道:“我明白,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让人们看到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然后逐步推广。同时,我们可以培养一些专门的人才,来传授和推广这些技术。”
武岳点头道:“嗯,此法可行。我们要让这些技术真正为百姓所用,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人商议良久,决定先秘密筹备立国之事。
数日后,朝廷之上,武岳高坐于堂,头绑黄巾。各部官员见此,纷纷议论。此时,伊川挺身而出,大声道:“今表面大周气数已尽,实则苍天已死而黄天将立之时,遂立国,名太平天国。武岳,镇海侯得天赐尊号镇海王,封天公将军;泊禹,因获神农氏与黄帝所赐神物,遂封地公将军。”
本就未收到任何通知的文武百官,一脸茫然。对武岳由侯升为王并无反对意见,但听闻泊禹被封为地公将军,随即有不少老将跳出,质问凭何如此。
见群臣指责,伊川淡然一笑,随即喊道:“请地公将军将先皇和先帝所赐神物奉上。”人群中泊禹走出,有模有样地拿着两个竹简,随即介绍起化肥与杂交植物技术。群臣纷纷指责,认为是在装神弄鬼。
武岳见台下嘈杂,大喝一声,令沐辰带人给文武百官递上两样东西,一是可绑于头上的黄巾,二是一纸檄文。司物官一看,傻眼了,连忙大喊:“造孽啊,库房本就帛书不多,如今为了造反又来这一出。”随即身边之人提醒道:“司物官,你闻闻,一股竹子味道,且手感摸上去不似帛书。”
武岳听此大喊:“此物名为纸,今你们接过这黄纸檄文,绑上这黄巾,便代表吾等要走上一条为黎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之路。当然,若有不同意者,你我君臣一场,吾结算你们路费便是。”随即,伊川让事先准备之人在人群中起哄,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声声高呼中,群众效应被点燃,众人皆望向武岳,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当日,大街上巡逻士兵与往常不同之处在于头上多了条黄巾,然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当时大街上有传言,镇海司造反了,全天下皆可来攻伐。伊川闻此,建议武岳应当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作为太平天国的立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