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读者评论各有所好,来自同行的妒忌便是喷薄欲出了。
《今日美国报》发表评论:
“伊恩卡尔是个擅长捕捉热点的优秀记者,虽然我们不赞同他的行为,但我们还是佩服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今日美国报隶属于美国第一报业集团甘乃特,他们显然对洛杉矶先导报的崛起很感兴趣,不久前还派人联系伊恩,希望能和他建立新闻合作,所以不会抨击伊恩。
《纽约日报》发表评论:
“这是一起令人悲伤的意外,但根据本报记者发现,死者是一名黑帮分子,此事不排除是黑帮仇杀所为。”
我喜欢你们的说法,把事情引申到另一个角度。
《洛杉矶时报》永远是最针对伊恩的,他们的评论极度强横:
“对一个正在燃烧的人进行采访,这是对整个媒体行业的羞辱。伊恩卡尔应该滚出传媒圈,他不配做一个记者,不配经营一家传媒企业!他是报业的耻辱!”
赤裸裸的妒忌!哼!
CBS新闻发言:
“伊恩卡尔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他只是做了一个记者应该做的一切。”
伊恩的视频是卖给CBS的,所以CBS肯定不会说伊恩的坏话。
ABC电视网发言:
“我们同情发生的一切,为死者默哀,但是没有必要因此指责一位优秀的记者。”
ABC和试金石都属于迪斯尼,试金石影业和伊恩的关系不错,所以ABC也没有抨击伊恩。
NBC电视网发言:
“伊恩卡尔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但我们认为身为记者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底线。”
NBC和伊恩没什么往来,所以发言还算公正客观。
同样公正客观的还有CW,FOX等电视新闻网,对伊恩处于观望态度……这么牛逼的记者,有可能将来让他加入我们呢?
所以不骂不贬也不褒。
至于南方系,他们哑火了。
这事怎么都不好洗,无冕之王也不能这么过分的,所以只好装聋作哑,并借助其他话题强调一下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优秀的记者总是擅长找到各种神奇的角度!
燃烧火炬一事,让伊恩卡尔名声再度大噪,只是和曾经的英雄名号不同,这一次他成了冷血无情的混蛋。
于是对于伊恩卡尔,美国民众的态度也彻底产生分裂。
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毕竟他先后救下了凯特贝金赛尔和一个无辜的十岁女孩,也有人认为他是魔鬼,可以看着别人活活烧死,只顾自己的采访。
对于伊恩卡尔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但这也正是伊恩想要的。
有了争议,才有热点。
要想让自己的企业快速发展,那么最快捷的一条途径就是让企业负责人成为名人。
名人效应带动新闻效应。
要知道目前先导报销量提升赚到的钱,远不及伊恩卖新闻赚到的钱,这一切都是因为先导报的体量太小了。
但当伊恩卡尔本身成为名人时,他就可以带动企业的发展。
所以此次事件带来的不仅是一条重磅新闻,更让伊恩卡尔再一次走进了美国大众的视野。
两个月时间,伊恩连上多次新闻头条!
在此基础上,以后伊恩卡尔无论报道什么新闻,都会有天然的加成——自带传播度提升100%。
不过对于伊恩来说,这些都无所谓。
地球依然转动,生活也照样继续。
要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发现,来自伊恩卡尔的超级爆料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