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被张三打的没电了,不是害怕了。”
“同样,你指着ATM机骂,说不给钱,老子打死你。”
“ATM吓坏了,吐出了一大堆钱。”
“准确的说,ATM是真的坏了,这些行为都只构成盗窃罪,而不可能构成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诈骗罪。”
“但是法律的生命它是经验,而不一定是纯粹的逻辑,如果一律认为机器不能被骗。”
“它其实有可能导致刑法的打击范围太严厉,就像一个薅肯德基羊毛的案子。”
“一个大学生利用肯德基系统漏洞来薅羊毛。”
“最后还把这种薅羊毛的方法,告诉你同学,真的是好同学啊。”
“结果都被抓起来了。”
“法院最后就是以诈骗罪论处的。”
“后来呢,我有一个学生就问我,他说老师你不是说过机器不能被骗吗?为什么还是诈骗罪。”
“这不就是在利用系统漏洞,那不就是相当于在骗机器吗?”
“这法院判得不对啊。”
“我就对他说。”
“如果你问一个根本没有学过法律的老太太,这是偷还是骗。”
“估计她朴素的直觉会觉得这好像也是骗吧。”
“法律的思维不能过分脱离民众的常情常感。”
“当一种法律逻辑与民众的思维有太大的距离,这种逻辑可能就有修正的必要。”
“事实上,如果严格遵守机器不能被骗的原理,会导致处罚范围变大,盗窃罪是比诈骗罪严厉得多。”
“法律中有多次盗窃的规定,但没有多次诈骗的规定。”
“那一般说来,诈骗罪要诈骗3000块以上,才构成犯罪。”
“但是多次盗窃,即便每次数额就几块钱,但只要两年内偷了三次,那在形式上就符合盗窃罪的构成。”
“那因此如果利用系统漏洞来骗钱,只要两年内骗了三次,虽然每次就几块,几十块钱。”
“如果按机器不能被骗的原理,这样构成盗窃罪,这样处理是不是就会太严厉了?”
“很多时候法律是要考虑脆弱的人性,是要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你想,当你发现了一个系统漏洞,你有没有薅羊毛的冲动?”
“大家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
“这个时候,如果不考虑数额,一律机械地讨论两年内薅三次羊毛,一律构成盗窃罪。”
“是不是太严厉了。”
“系统很多时候只是辅助人工的一种工具,利用系统漏洞它也只是对系统开发者的一种欺骗。”
“甚至是系统BUG,这其实和普通的诈骗没有本质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司法解释,也大量接受了机器可以被骗的例外规则。”
“由此可见啊,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一律认为全是逻辑,全是教条,反而会对法律本身产生偏见。”
“好了,我的课讲完了。”
陈亿和李想国大为震撼,陈亿虽然之前有听过,但是现场的感受全然不一样。
而李想国更是脑中完全颠覆了之前刻板印象。
原来法律也讲人情和人性的吗?
不应该是死板和教条的吗?
太震撼了!
现场响起了两人剧烈的掌声。
这堂课实在是太精彩了!
这就是罗老师的魅力!
陈亿能够想象到,如果把上课内容视频发到他们的官网上,很快就能引起一场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