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阿萌 > 第二十章 针线之道

第二十章 针线之道

阿萌听完,又见手心确实有些细汗。忙道:“幸亏你提前说了,要不然我真摸了这丝线,可不要内疚一下午。”净了手,把手用布擦的干干的,方又去拿香茗劈好的线。

只见一股线被劈成了八开,摸在手里细细的一条,阿萌赞道:“好细致的手艺,我今日才知道一股线竟能劈的这般细。”

香茗已又取了一缕靛青色来劈,边用指腹搓开丝线边说:“我只学了个皮毛呢,远的不说,就连我阿娘都能劈成十六开。更精深一些的绣娘,能劈做三十二开。”

阿萌拨了拨丝线,问道:“那你娘定是极厉害的绣娘了,怎么没见你说起过。”

香茗淡淡的说:“不过是些腌臜事儿,郡主既然想知道,奴婢就说来听听。”

“我本是姑苏人,我娘原是姑苏一座绣坊的绣娘。我娘做姑娘的时候,家里开了个米面铺子,虽不富裕倒也过得去。因只有我娘一个独女,外祖父便起了招赘婿的心思。恰逢有个回姑苏原籍赶考的书生借住在外祖家旁边的寺庙里。”

香茗顿了顿,喝了口茶水继续说:“外祖一辈子没念过几回书,但极尊敬仰慕读书人,因此常接济那书生。那书生已有秀才功名在身上,外祖本不敢动他的心思。偏生那秀才见外祖家富裕,便主动求娶我娘。世人皆重文轻商,有了秀才功名,下一步便可考举人了。举人便可出仕做官,那便是官身。外祖不成想竟有这样的好事,连忙应了。”

手上活计不落,香茗语气甚是平静,但阿萌总觉其中掺杂了几丝怨气。又听香茗说道:“两家六礼过了一半,外祖与外祖母往金陵去时遇上了地龙翻身,都没能回来。家里遭此大难,我娘弱质女流,娇养了十几年,没经历过什么事儿,一时便病倒了。那书生因着六礼已过了一半,便以女婿的身份出面操持了外祖与外祖母的丧事。”

“办完了丧事,尚在孝期里,外祖族里便打上门来,直言那米面铺子是族里的公产,现下外祖已去,又没有顶门立户的儿子,要将这公产收回去。书生一见此事,哪里肯将到了手的铺子让出去。假说去金陵时外祖尚有一口气,命他与阿娘热孝里成亲,顶门立户的过日子。”

香茗眼里露出几分讥讽:“当日外祖遇难,族里怕去金陵抬棺花销银子,竟没一个人跟着去。如今死者为大,虽没人给书生作证,到底是因着他秀才的身份做了让步。也盼着他若真考成了举人,也好庇护族里。因此只收回了我娘居住的宅子,倒把铺子留下了。”

“我娘就这样匆匆忙忙的跟我爹成了亲,因为没有房子,便住在了铺子后面的厢房里。起初还好些,过了没几月,我爹便说不适经营,想卖了铺子。我娘哪里肯,那是外祖留下最后一处痕迹,也是家里的嚼头。可我爹跪下求她,只道他是秀才,以后要考功名的。同窗文人见他入赘在个米粮铺子里,私下里都笑他名声不好。又哄着我娘待他考了举人,什么样的吃用没有。”

“我娘年纪尚小,又心软,见此也点了头。将铺子作价五百两卖了出去。夫妻两个买了套三进的宅子,住的地方好歹有了。可两个人都不事生产,银子越用越少。我爹还要读书,我娘便进了绣坊做学徒。初做学徒时吃了极多的苦,可是没法子,家里总要生活。”

阿萌平日里虽听些戏文,但那都是些打戏或喜庆的贺寿戏,再没听过这样活生生的故事,因此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崔嬷嬷进来送茶果,见香茗讲她爹娘的故事,便也坐下听。怕香茗一时忘了忌讳,说些不该说的给阿萌听见倒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天劫终章:全员BE我和鬼怪有个约会全家火葬场:重生宗门娇娇燃爆了!被分家后我们家的日子扶摇直上快穿之痛打小妾,当好正妻柚梧成荫八零学渣的咸鱼生活跨国占有!黑道教父强制爱闪婚老伴是豪门总裁大小姐,老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