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念慈和父亲来到这荒原的时候已过正午,眼下过了这么些时间,日头已经沉沉西坠。
兀鹫们总是很耐得住性子的,几乎腐食性的生物都有着这一特征,它们总是能够耐心等待,等待着掠食者们享用完自己的那一份之后,将残羹剩饭丢在地上。
如此一来,它们便可以冲上去饱食一顿,或者不止一顿。
眼下也是这种情况,兀鹫们会耐心等待着林念慈倒地,随后一拥而上,享受一顿美餐。
但是并不是每一只兀鹫都能够有这种耐心的,有的耐心更少些,有的耐心更多些。
并不是每一只兀鹫现在都是饱腹状态,林念慈现在要做的便是等待。
天空上的兀鹫有着近十只,这个数量并不是林念慈现在的实力能够对付的。
虽说男人教导过他武学,但是四年时间也仅仅只够他将将入门而已,和常人比起来也不过是力气大些,身体强壮些。
再者,身体里多了些可以称之为气的东西。
如此实力,也不过是能够打几只猛禽,眼下可是有着近十只。
更不要说眼前这些,生活在齐晋两国古已有之的战场上的兀鹫了。
战场上的将士近乎都是武者,以武者的血肉喂养出来的兀鹫,又怎么能够和普通的猛禽相比呢。
随着太阳逐渐西沉,黑夜逐步的从东边席卷而来,似乎如两军对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般,向着太阳绞杀而去。
已经有几只兀鹫飞走了,不知是什么原因,走的有些急切。
剩下的那些兀鹫同样一副急迫的样子,双眼狠狠地盯着林念慈,似乎是在盼望着他尽快倒下,好让它们饱餐一顿。
还不够,林念慈心中默道,尽管飞走了几只兀鹫,但是剩下的数量依然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林念慈的心理预期是剩下一到两只,一只最好,可以直接料理掉。
两只也不错,自己能够在其中一只的攻击下先解决掉一只。
若是三只以上的话,便无能为力了,林念慈现在祈祷着,希望这些兀鹫最后能够剩下他所想要的数量。
在他与兀鹫对峙的途中,太阳已经彻底消失了踪影,长时间的米水未进让林念慈的喉咙有些干渴,肚子里似乎有火在烧。
追杀途中长时间的精神紧绷使得他的眼睛爬满了血丝,就连看到的东西,都出现了重影。
他双眼的眼皮止不住的打架,提醒着他目前已经不剩多少精力,该休息一下了。
林念慈摆了摆头,试图将困意从脑海中驱除,现在还不是睡觉的时候。
他抬起头看了看天,还在盘旋的兀鹫有四只,太多了,这样可没办法解决。
林念慈狠狠的掐了一下大腿根,剧烈的疼痛让他再次清醒了过来,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困意便再次侵入脑海。
扑——
林念慈的精神一振,这是有兀鹫离开的声音!
他抬头望去,只见有一只兀鹫脱离了等待的群体,向着远方飞走了。
四减一等于三,林念慈默默地算到,现在还剩三只兀鹫,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再等一会,等到再有一只或是两只兀鹫离群。
但是,自己真的还能够等到那个时候吗,他不禁有了疑问。
就现在自己的样子,哪怕再多拖一会都会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到时候可就没有机会反杀了。
虽然三只兀鹫自己并不能够完全解决,但是总比等死好。
他摸向了系在腰间的小刀,这柄小刀是男人送给他的,并不多么精贵,也不是用什么稀有的材料做的。
这柄小刀是男人第一次带着他上山打猎的时候交给他的,“进山里寻生活,可不是什么一帆风顺的事情。”
男人把小刀交到他的手上时,这样说,“在山里,你随时有可能遇到意外,像是陷坑,悬崖,藤条陷阱,还有猛兽,这些都有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每当这时,不要心慌,先冷静下来,随后鼓起勇气,直面这些意外,拿着手中的刀击碎它们,这样,才能够从山里回来。”
“你现在跟着我,有这一把小刀就够了,虽然不是什么好刀,却也结实耐用。”
“等到你能够自己进山的时候,我在给你找一把趁手的好刀!”
说着,男人大声的笑了起来。
林念慈抚摸着刀上粗糙的痕迹,忽然下定了决心。
不等了!
与其等来等去让机会白白流失,还不如趁着现在拼上一拼。
毕竟,最重要的,是“鼓起勇气,直面意外”啊!
林念慈下定了决心,摇摇晃晃地向着一处碎兵刃的堆积地走去,仿佛随时都会支撑不住,倒地不起。
那处堆积地虽然不大,却也足以将一个孩子藏匿起来。
天上盘旋的兀鹫们似乎发现了,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等待着他倒下的那一刻。
林念慈步履蹒跚,双眼紧盯着那处堆积地,忽然,脚下一滑,整个人瞬时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