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青鸟便讲述起张铭在参加举贤堂之后与李涵之间发生的故事。
至于二人之间的矛盾,乃是因崔文子所产生,她却是并没有详述。
最后,青鸟恨恨地说道:“据我所知,铭哥如今已被李涵关押在天机堂内。
主上有令,我等严禁靠近此处。
我实在无计可施,恰好你来到咸阳,我只能先试探你一番。
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张良聆听着青鸟的叙述,不住地点头,目光中满是沉思。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抬起低垂的头,盯着面前的青鸟问道:“那你希望我怎么做?”
青鸟来到窗户旁边,望着天上的明月,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最终,她转过头,迎着张良审视的目光开口道:“李涵此人,一向狡猾。
虽然铭哥现在被他关了起来,但想来一时之间,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
如今我们当务之急,应该尽快将刘邦从李涵手中救出。
否则,他明日便可能性命不保!”
听到这话,张良脸上的疑惑更加浓重了几分。
“刘邦?
他与你们有何关系?”
青鸟犹豫良久,才缓缓开口道:“你亦是棋局中人,此事我不能告知于你。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此时铭哥若知晓此事,也定会让你在他与刘邦之间选择刘邦!
此事有关天命!”
张良见青鸟说的竟这般严重,最终缓缓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追问。
因为他知道,若是对方不想说,就算自己再怎么追问,也是无用。
况且,自从方才青鸟取出玉佩那一刻起,他内心就已经相信了她所说的一切。
虽然这一切在他看来,是那般超乎想象。
“为了兄长,我愿意助你救出刘邦。
不过事后,我希望能亲眼见见你口中的主上。”
张良一字一顿道。
声音中满是坚定,眼神中更是深深的好奇。
对于青鸟口中那仿若仙人一般的主上,张良实在是好奇的很。
青鸟只是稍微犹豫片刻,就点了点头。
如今已然夜深,情况危急。
当即便快速和张良一起商量起了营救刘邦的计划。
此时,悦来客舍内。
或许是众人许久未曾如此团聚,除了李涵身上有伤不能饮酒外,其余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就连和易小川之间并不熟悉的韩信,也是喝到躺在地上。
所幸他们本就在客舍之内,不用担心无处安置。
待李涵将他们一一安顿好后,他瞥了一眼后院的方向,而后问起了身旁的小二,“我今日带来那人,此时还在柴房内关着吗?”
小二点了点头,“李公子,那人还在。”
“嗯,你先下去吧!”
说罢,李涵便独自朝着柴房走去。
他的步子并不大,相反,比起平时来更是显得有些缓慢。
即便天空一轮明月将整个后院照的极亮,但却依旧让人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这一刻,李涵内心也在犹豫。
自己到底要不要亲手送刘邦上路?
之前易小川那般惶恐的模样,李涵很难不注意到。
毕竟他言辞中,前后对于处置刘邦,实在差距太大。
而且,李涵也能看出来,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以后,易小川的性格早已在无形之中发生了转变,完全不再像原剧中那么圣母了。
所以,唯一能让易小川前后态度转变如此之快的原因,李涵猜想,可能正是因为刘邦未来汉高祖的身份。
若是杀了刘邦,便意味着改变了历史。
如此一来,整个世界便会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这自是易小川不愿见到的。
所以,他才会有放了刘邦这种荒谬言论。
从客舍大堂通往柴房的路,并不算太远。
但就这般模样,李涵依旧走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
可想而知,李涵内心的挣扎是何等强烈。
然而,路总有尽头。
终于,李涵还是来到了柴房门外。
与此同时,屋内的刘邦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瞬间精神一振。
他急忙挪动身子,朝着门口方向望去,眼神中满是警惕之色。
终于,随着一阵 “吱吱” 声响,柴房的门缓缓被推开。
这一刻,刘邦只觉得自己的心,猛地剧烈颤动了一下。
随着房门打开,皎洁月色洒落屋内,昏暗的柴房内,瞬间明亮了几分。
这也让李涵一眼就看到了此时正面对着自己,躺在地上的刘邦。
他唇边微微泛起一丝笑意道:“刘兄,考虑的怎么样了?”
刘邦在看到来人是李涵后,莫名地悄悄松了一口气。
虽然一直以来,他心中对李涵就有着深深地忌惮,然而这一刻,他更加不想见到的就是易小川。
或许是因为没有他人在场,此时的刘邦反倒是坦率了一些。
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说道:“李兄,如今只有我们两人所在,可否让我死也死的明白。
你究竟为何想要取我的性命?
甚至不惜出动隐秘卫前往沛县。”
说到这,刘邦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你可莫要说是因为小川那事。
若是这般,那我心中可是对你不免有了几分看轻。”
李涵看到刘邦这般直接,脸上笑容不由更加灿烂了几分。
刘邦这人,虽说有些无赖,但相处起来,也的确让人舒服。
不过,他却是并不准备告诉刘邦实话。
但也不准备骗他。
想到这,李涵微微摇了摇头,带着笑意道:“刘兄,此事恕我无能为力。”
说着,他将背在身后的手伸了出来,露出手中的酒壶,道:“昔日在沛县时,我曾使过手段,坑骗了你一顿狗肉和美酒。
今日狗肉是没有了,不过酒倒是还有一壶。”
刘邦死死盯着李涵脸上的笑容,自己脸上的笑容则是缓缓消失。
李涵拿酒前来,意思他已经明白了。
这人要送自己上路了。
刘邦心中骤然涌起一股绝望之感,但他毕竟是历经诸多风浪之人,很快便强行压下内心的恐惧,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李兄,既然你心意已决,那刘某也不再多言。
只是在临死之前,刘某有一言相劝。”
刘邦的声音沉稳且有力。
这一刻的他,全然不似平日那副无赖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