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莫半夏她们村以及附近村的田都租给魏老板种砂糖桔,听说有三千多亩,一亩田给500元的租金呢,每天还请了几十个人干活,那可是几千万的投资,不赚钱,那有钱人难道是傻子吗?”韦甜甜都在扼腕她太小,钱太少,不然她都想种砂糖桔了。
“那好,我帮你把钱存在镇上的邮政银行,密码就设置为你的生日,对了,你生日是哪天?”陆凤玲心情大好,善解人意的帮韦甜甜解决大难题。
韦甜甜写下自己的生日,向陆老师道谢后就离开了。
次年,陆凤玲与她做刑侦队长的丈夫,租了三十亩田种下了五千棵砂糖桔,据说挑的还就是韦甜甜她们嫁接的杯苗。看管果园的人请的是立档贫困户,做工的人就从困难户中找,致富扶贫两不误。三年后在青蒙山脚跟随着魏老板拿下了三百亩山地,年收入就上演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造富神话!
五年后,谢长青成了永州县向纪委申报私有财产最多来源最干净的科级干部之一,扶贫人数最多的局长,甚至为街头很多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安排了工作,开创了以工代管的先例。
莫半夏找的是班主任刘老师,不过没有要求借身份证开户,只是将钱暂存在老师这里。莫半夏除了与韦甜甜一样,向刘老师吹嘘了嫁接砂糖桔苗有多赚钱,种砂糖桔赚的钱肯定更多,还表示自己可以打工赚钱了,半工半读就能送自己读书了,邕建基金的助学金可以退出留给更需要的人了。
一直自己做着些小生意补贴家用的刘枫晚因此留意起了砂糖桔,再与学生家长林玉雪的父母聊过后,便确定了投资砂糖桔的主意,由此开启了白竹镇中心小学老师业余种植砂糖桔的先河。
林枫晚比较谨慎,从自家几亩的田地开始,然后十而百的增长,年收入从两三万到十几万,然后是五十万,进而上百万!当得知已是校长的陆凤玲一开始就是三十亩,进而扩展到三百亩,年收入过千万时,一百次的后悔当时自己小心太过了。
三五年后,每当春季学期开学第一次开校会时,白竹镇中心小学老师们的第一个话题,绝不是教育局有什么指示,新学期的工作什么的。往往是你今年的砂糖桔卖了多少钱一斤?你今年准备扩种多少?你在哪里租了多少田地?还有没有?
白竹镇果豪老师扎堆的中心小学成了教育界的一道另类风景。当别的县在为绩效工资不足不到位闹罢工时,果豪老师心里鄙视不已,东边不亮不会西边亮吗?本职工资不高不会做兼职吗?工资涨不涨的有什么要紧?只要果价涨两角钱,那一年的工资就出来了。
很多在果豪老师果园打工的农民很纳闷,又说教师的工资低,一年种果的收入就几十万,为什么还要去上哪一年三四万块钱的班?一边不肯辞职,一边又抱怨自己一天的工资请不了农民在果园干一天活,真是想不通!
其实果豪老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确实没人辞职,这是真的,哪怕是后来砂糖桔果园也扩种到了三百亩的刘枫晚也没辞职。或许多年以来的上课、教书、育人(骂人)已经成了深入骨髓的习惯,很难改变,也不想改变。反正教师的工作有双休,有寒暑假,完全不影响种桔大业,卖桔大事,又何必辞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