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先完成改革,再进行全球殖民。
和另一个时空的永乐大帝不同的路径。
朱棣的打算,是通过利益战车,将天下人与他这个皇帝,和大明帝国捆绑在一起。
而他自己,则是作为执牛耳者,驾驶这辆战车。
还没有腐朽的精英们在为自己,寻找着出路。
而那些已经处于末期,甚至是行将就木的王朝,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为了避免大革命爆发后,被杀得人头滚滚,1816年,这些贵族青年成立了第一个秘密组织——祖国忠诚子弟协会。】
【该组织旨在解放农奴,推翻沙皇专制,希望通过近卫军政变的方式,来推翻沙皇,以减少流血。】
【可见俄国不愧是罗马正统。】
“这罗马正统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是啊,近卫军政变……”
……
大明。
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朱元璋看着天幕,很是愤怒。
君主即为国家,这些谋逆之徒,竟然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什么祖国忠诚子弟?
简直可笑!
不过愤怒归愤怒,改革还是要改的。
毕竟愤怒是因为他是一个君主,而改革是为了能让他继续坐稳君主这个位置。
而这并不冲突。
尤其他作为一个开国皇帝,马上皇帝,恢复汉家江山的皇帝,他的威望无人能及。
即使是在朝堂上杀得人头滚滚,也不会动摇他的统治。
【沙皇兼任波兰和芬兰的国王后,协会加快了发展。】
【因为波兰人和芬兰人此起彼伏的民族斗争,给自己打出了拉拢的价值,沙皇不得不在波兰和芬兰实施共和制度。】
【波兰被允许保留宪法执行宪政,芬兰则更进一步,被允许保有议会,而且议会还具有立法权!】
“啊?”
“不是,一个国家三种制度,还能这么干?”
“怪不得这协会开始加速发展了,外国干得,他们就干不得?”
“谁说不是呢……”
大臣们讨论起来。
“这沙皇就不该这么干啊,为君者最忌讳的就是摇摆不定。”
作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是最坚定的封建主义斗士。
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当然天然的站在君主的一边。
【既然在同一顶王冠下,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不能因为是组成帝国的主体,就当二等公民吧?】
【人多也不是这么个用法啊。】
(虽然俄国人对于暴君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总之就是不喜欢仁慈的君主,越是残暴,就越受到他们的追捧)
【弹幕:蒸馍,你不扶器?】
【苦苦寻找救国道路的俄国贵族青年们,感觉找到了方向,从此参加协会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议论时弊,探讨出路。力图有计划地改变俄国现状。】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着这段话,有点懵。
这些年轻贵族可是有兵权的啊,就这么放任他们聚在一起?
他们手底下的将领和武勋们,那几乎都可以算得上老死不相往来了。
毕竟谁都不想让皇帝误会,然后被咔嚓掉。
可这沙俄的那个沙皇怎么感觉好像并不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