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崩溃在即。齐亚诺对纳粹德国愈发不满,主张和谈,结束战争,遂于1943年7月24日联合其他法西斯高层发动宫廷政变,解除墨索里尼全部职务。纳粹德国随后干预,营救出墨索里尼,扶植傀儡政权,齐亚诺被逮捕。1944年1月11日,在纳粹德国强大的压力之下,齐亚诺被墨索里尼的行刑队处决。他著有遗作《齐亚诺日记》,二战结束后出版。
他评论自己的岳父墨索里尼,他想要的就是战争,即使和平方式能够得到自己要求的两倍他也不会去要,他就是需要战争描绘的意大利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梦。但这梦有些不切实际。墨索里尼不是凯撒,正如意大利也不是罗马帝国。
墨索里尼非常的有感染力。即使康定斯基也听过他的演讲。
康定斯基和拉瓦锡算是相互认识。因此拉瓦锡的女婿丢德才在兵工厂里谋得好差事并为康定斯基所熟悉和信任。巴多格里奥是他们的老上司和首领。曾经一度,巴多格里奥也曾被墨索里尼的演讲和感染力折服。
年轻时候的墨索里尼好像一个愣头青,因为打架斗殴没少进看守所,但自从因伤退伍,墨索里尼便不再亲自下场肉搏了。他以报社为宣传基地建立了一个政党,他放任并默许法西斯大放厥词制造好战言论,民主党总理也就是法克塔认为他是一个好的好战派丑角。他鼓吹要通过战争实现古罗马帝国的荣光。
当时的教皇国王总理互相扯皮,墨索里尼仿佛横空出世,他的包装,话语,暴力让人们相信了他可以终结意大利的混乱无序。这荒诞让巴多格里奥将军手下的一干人都相信了他。康定斯基和拉瓦锡就是这一干人中的。
巴多格里奥将军主要负责北非作战,因此在教皇国王总理的纠葛中处于我是听您调遣的我事不关己的状态。
巴多格里奥将军(1871-1956)的主要作战范围也是巴西和北非。因此和帅以及首脑们相比,他更多是“将”和二把手的角色。他比墨索里尼年长许多,也和英法联军具有许多交往经验。但和墨索里尼这种梦想称霸地中海的激进派相比,他更加沉默而只注重军事技术本身。他对政治并无兴趣,因此才带出了康定斯基这种注重美学的武器制造部下。
他当然也杀过人,他在1929-1933年担任利比亚总督期间,对利比亚人的反抗进行了残酷镇压,把锡兰尼加一半人口关进了集中营。还用化学武器对贝都因人进行了轰炸。意大利1911年入侵利比亚。1932年1月,他宣布利比亚人的反抗武装已经全部被剿灭。
意大利人攻击贝都因人,和《圣经》记载的天主教徒不喜欢阿拉伯人的历史渊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