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进了宫,径直来到了赵姬所在的宫殿。
赵姬见到二人,也颇感意外,眼波荡漾的瞥了一眼欧阳天丰。
有浓浓的期盼、怨怨的恨意、复杂的嗔怪,总之,复杂至极。
转而十分怜爱地问起了嬴政。
"政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让奴才禀报一下呢,母后也好给汝接风洗尘,怎么样,这几日的赈灾放粮、感觉如何?"
"回母后,政儿觉得蝗灾为祸甚是严重,地官员却还趁火打劫,擅权专断,不务政事,致使民怨沸腾,孩儿已严明法制,斩了贪官,希望能安全渡过眼前的难关。"
嬴政颇有耐心地答道,打小相依为命的母子,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政儿,你小小年纪便能忧国忧民,实乃黎民之幸,相信大秦国、定会在汝之统治下发扬光大的。"
赵姬心里颇为高兴,不停地鼓励着宝贝儿子。
"多谢母后夸奖,孩儿实不敢当",嬴政谦逊一番,而后沉吟半晌,又开口问赵姬。
"母后,孩儿有一事不明,不知该问还是不该问?"
"政儿,此处只有母后,汝之欧阳兄和汝,汝尽管说吧。"
"母后,孩儿听人传言,母后诏令全国,凡秦国子民,纳千石则拜爵一级,不论贤孝驽逆,不知可有此事?"
"哦!此诏令是母后两天前颁行的,只是不知效果如何。"
赵姬不以为然,口气轻松,显然对纳粮拜爵一事非常赞同。
说完还脸露微笑,颇有些自鸣得意。
"敢问母后,这条诏令是否出自母后本意?"
嬴政有些不信,这主意指不定是哪个歪嘴大臣的。
一旦找出来,劳资定赏他80庭仗,捶烂这厮的皮燕子,方可解孤心头之恨。
"啊!此乃吕大丞相提出,母后觉得尚可为之,加之灾情紧急,母后就代汝诏令天下了。"
面对嬴政的质疑,赵姬的眸子里闪过几丝犹豫,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又是这厮,讨厌的吕不韦!",嬴政极其反感地嘟囔着。
"怎么,政儿,你觉得这个诏令不合适吗?"
赵姬听得心里一惊道。
"大秦律法以军功受爵,才有前方将士奋勇杀敌,大秦版图也不断扩大;今行纳粮赐爵之策,大大打击了将士上阵杀敌的积极性。”
嬴政的口吻中,夹杂着几丝气愤。
“同时,纳粮授爵买官,上任后,再去敛财鱼肉百姓,商人们的逐利规则即是如此,此风一长,朝廷会变成有心之徒的逐利舞台,孤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何日才能实现?"
俊脸憋的通红的嬴政,总算一吐为快。
"政儿,汝之所说,也不无道理,纳粮授爵之策,也并非只有百弊而无一利啊,蝗灾肆虐之下,急需粮食赈济灾民,而国库存粮有限,还需兼顾军中之需,纳粮授爵则正好解此燃眉之急。"
赵姬也有自己的理由,更别说还是吕不韦那厮的主意,当然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救急的粮食,才是争论之焦点。
嬴政没想到,自己也就是出去了三日,朝中的大丞相,就出了如此损招。
当然,在纳粮受爵中,这厮定会吃个肚满肥肠。
不仅如此,公孙家、管家、孔家等大批文官家族。
也会借机培植自己的势力。
好在武将蒙家、王家、李家,不会趁机扩张势力。
可是那些只会在朝堂上瞎逼逼之人,不是踏马的浪费孤的俸禄么?
母子俩争论了半天,都是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
“欧阳兄,汝给评评理,吕不韦那厮,这不是在添乱么?”
嬴政转而看向欧阳天丰道。
“王后此举,实为灾区百姓着想,出发点没错,但是方法吾不敢苟同,说是引狼入室还有几分贴切,此处吾就不做细解。”
看着母子俩同时瞪大了眼睛,欧阳天丰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至于粮食问题,以吾管制,实属小菜一碟,不足道也,在华县县衙,此难题以解矣!”
欧阳天丰闭口不谈诏令之对错,只是谈论了一下问题之根本。
赵姬诏令既已发出,也不能收回,只能先暂且纳粮。
“欧阳兄,受爵为官又如何解决?愁死小弟了!”
嬴政见他闭口不谈、纳粮后的受爵为官,急得上前一步,拉住了他的手焦急的问道。
有什么问题,能难倒孤之欧阳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