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上古时期起,便以九为尊。
这一点,从《素问?三部九侯论》里的一句话便可明证。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就连道家甚至佛门的典籍中,也都将‘九’看作为“天数”。
因为九字,同时也是龙形或蛇形的图腾化文字。
如此一来,就连历朝历代视己为真龙天子的皇家,也都以九为尊,想尽办法,与‘九’字扯上关系。
这也是为何历代的皇帝君王,都被称为是九五之尊,这其中其实便暗含了皇帝之位的神圣权力为天赐神赋的法统依据。
所以,皇城之内凡城门数、宫殿数、门钉数多以“九”或是以‘九’的倍数为计。
而因为传教使然,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皇权的宗教,自然更要将这种神权天授,道法自然的神秘感,在‘九’字乃至‘九’的倍数中大做文章起来。
如佛门十八罗汉,武道十八般武艺,孔子贤者七十二,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等等等……
之所以要单单就一个‘九’字研究半天,除了因为无心修持了几十年的九字真言奥妙无穷之外,更因为在他肉身的头发下隆起的九个肉丸。
说是头发下面隆起的肉丸还有些不够恰当,因为这九个指尖大小的肉丸,实际上是在无心的头皮下面隆起的。
而当这九枚小肉丸隆起之后,很快便在九处头皮顶上裂开一个九毫米的小口,随后从中又生生挤出了九颗紫金色的凤眼菩提子。
凤眼菩提形状圆中略扁,好像人的眼球形状,之所以叫凤眼菩提,是因为原籽凤眼上下两端细如牛毛的纹路中,唯独在中央位置有一颗如人眼形的芽眼微凸,其内泛有一或两颗针尖大的太极勾玉状核心,在盘玩过程中极易破漏,看着便好似人眼中的瞳孔一般!
在藏传佛教中所说的“菩提”,专指的就是凤眼菩提子。
因为在藏密的修行法门中,凤眼菩提被认为是大日如来佛祖的眼球所化,为世间所有菩提中的最高智者,佩戴及修持凤眼菩提,可增长常人的智慧、念力和无上功德。
当然,对于无心来说,之所以会选择小凤眼菩提作为保命绝招专门修持了几十年,不单是因为其可助人明心见性,而是因为在道佛两家关于宗脉护道传法的保命秘传法术中,对某种法术的媒介和修持的时间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也就是说,只有用九颗凤眼菩提子,才能与九字真言完美契合,使出无心真正护道的道统之术,真解级天罡三十六道法——散豆成兵!
至于之前以那四颗椰蒂念珠发动的撒豆成兵,只是为了糊弄南离及他身后靠山的简化版而已,充其量能达到奇术级别的天罡法术。
九颗凤眼菩提不大,在生生植入无心头皮之中几十年,几乎已经与无心自身的血肉融为一体,从物性上,便远远超出了佛道两家的许多血炼法器,算得上是无心本身修持多年的精血结晶。
所以,这九颗浓缩了无心大量精血的结晶——血凤眼菩提,一旦与他修持了几十年的九字真言合体之后,便可视为无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已经失传两百多年的灵肉合一上乘法门。
结合其修持的难度、时间和即将发挥出的威力,将之称为紫阳派东北一脉真正的法统护道法宝也不为过。
哪怕它本身是一种一次性的法宝,但其中对于无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恐怕也会远远超出南离和南明等人的种种算计。
所谓一力降十会,一旦力量上再次实现了质变,无论什么阴谋诡计,都只能是螳臂当车!
所以,当这九枚血炼凤眼菩提缓缓浮动,将九枚金光闪闪的九字真言纳入瞳孔的刹那间,整个波澜壮阔的念力海甚至几十层高的大厦所处的虚空都为之一震。
轰!
随即只见漫天念力形成一股股浪潮,在虚幻的半空中激荡、回旋乃至拍打不已。
然而波澜虽大,却再也无法撼动无心的灵身分毫。
因为在他的黑金道佛骨肉灵身之外,那九枚在眼瞳中间雕琢着金色篆文的凤眼菩提,已经开始疯狂地吞噬着周围无尽的生念之力、光影微尘。
“好,不愧是至阴死地之中蕴养出来的至阳生气,竟然能与老道镇派的真解级天罡道法完美契合,为原本只是修假成真的虚幻道兵画龙点睛,凭空添上了一道求生执念的纯粹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