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支军队,隋军将士顿时士气大振,纷纷高声欢呼起来。
来护儿和慕容雪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来,这支军队正是由李世民率领的秦王府精锐部队。
李世民原本在长安城中,听到杨广御驾亲征的消息后,便坐立不安,寝食难安。
他知道,此次突厥人来势汹汹,杨广此去必然凶险万分,于是便主动请缨,要求跟随杨广出征。
杨广见李世民一片赤诚,便欣然应允,命他率领秦王府精锐部队,作为后援,随后赶来。
李世民得到杨广的命令后,便马不停蹄地率军赶来,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解了隋军之围。
李世民的一片赤诚深深打动了杨广。他知道,李世民并非贪功冒进之辈,他主动请缨,完全是出于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对兄长的关切。
“二弟,你既有此心,朕甚欣慰。”杨广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目光中充满了赞赏,“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征战艰苦,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陛下放心,臣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平定突厥!”李世民单膝跪地,语气坚定。
杨广点点头,当即下令,命李世民率领三万秦王府精锐部队,作为后援,随后赶来支援。
大军出征前夕,杨广在长安城外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
旌旗蔽日,战鼓雷鸣,数万将士身披铠甲,手持利刃,整齐地排列在校场上,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杨广身穿金色龙袍,腰佩宝剑,登上高台,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
“将士们!”杨广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响彻整个校场,“突厥蛮夷,屡屡犯我边境,杀我百姓,抢我财物,罪恶滔天!此番,朕御驾亲征,就是要将这些蛮夷彻底消灭,一雪前耻,保我大隋江山稳固!”
“犯我大隋者,虽远必诛!”
将士们群情激奋,高举着手中的兵器,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朕知道,此去征战,必然艰苦卓绝,但朕相信,有诸位将士的浴血奋战,有我大隋将士的英勇无畏,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凯旋而归!”
“大隋必胜!大隋必胜!大隋必胜!”
将士们的呼喊声再次响彻云霄,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誓师大会结束后,杨广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军队,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行军途中,杨广不断收到前方传来的战报。战况不容乐观,突厥大军来势汹汹,来护儿和慕容雪率领的先锋部队虽然奋力抵抗,但还是逐渐落于下风。
杨广的心中充满了担忧,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赶到前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经过数日的急行军,杨广率领主力部队抵达了前线。
此时,来护儿和慕容雪的部队已经被突厥大军团团包围,形势岌岌可危。
杨广见状,毫不犹豫地下令全军出击,对突厥大军发起猛烈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隋军与突厥大军在这片荒凉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决定命运的生死决战……
漫天黄沙飞舞,遮天蔽日,沉重的脚步声和着战马的嘶鸣,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杨广身披战甲,神色凝重地骑在马上,手中紧紧握着一卷羊皮地图,那是军情急报。自从出征以来,类似的战报他已看过太多,每一封都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
“陛下,前方斥候来报,突厥大军距离我军不足百里,正朝我军方向逼近!”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单膝跪地,语气急促。
杨广眉头紧锁,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黑石谷!”
黑石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抵御突厥大军的天然屏障。杨广深知,能否守住黑石谷,将直接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日落西山,血色的残阳将大地染成一片悲壮的红色。杨广率领大军终于赶到黑石谷,只见谷口处,来护儿和慕容雪正指挥着疲惫不堪的隋军将士,顽强地抵御着突厥大军的猛烈进攻。
震天的喊杀声,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战争交响乐。杨广望着眼前惨烈的战斗,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悲壮之情。
“陛下,突厥大军来势汹汹,我军已经损失惨重,请陛下速速撤离!”来护儿身负重伤,却依然坚持来到杨广面前,焦急地劝说道。
“朕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传令下去,全军出击,与突厥决一死战!”杨广拔出腰间宝剑,剑锋直指前方,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隋军将士得到杨广的命令,士气大振,如同猛虎下山般,向突厥大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击。
黑石谷顿时变成了一片修罗战场,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鲜血染红了大地,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杨广身先士卒,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如同尖刀般,深深地插入了突厥大军的腹地。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每一剑挥出,都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
颉利可汗看着自己的军队在隋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心中又惊又怒。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一向被他视为软弱无能的隋炀帝,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杨广,我一定要杀了你!”颉利可汗怒吼一声,挥舞着弯刀,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朝杨广的方向杀来。
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即将展开,杨广能否战胜强大的突厥,保卫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