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婉睡熟后,程岁安开始考虑棉花的事情。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棉花,叫白叠字,主要是观赏用。棉花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做填充物,二是做棉布,可是这个时代的棉花纺织工艺不过关。
棉花的生长周期通常为五个月,四月播种,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管理,到了八九月时,棉花便成熟了。采摘时,要确保花朵的完整性,避免损伤,最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进行采摘,以减少棉花的水分,确保采集到的棉花质量较高。此过程需要逐一摘取,做到仔细检查,避免杂质混入。
采摘后的棉花需要经过拣晒,以去除杂质和水分,将棉花铺在阳光下,让阳光照射以干燥,并手工挑选出杂质和未成熟的部分。这个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加工,因此这一过程要十分细心,力求将棉花中的杂质去除干净。
拣晒后的棉花接下来要进行弹花,这是将清理后的棉花梳理成松软的纱团。弹花工具通常由多个细长的棍子组成,工匠通过手动弹射的方式将棉花梳理开,使其变得蓬松,为后续的纺织准备好原料。弹花不仅是处理棉花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棉花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后,经过弹花和拣晒处理的棉花要进行纺纱,通常使用纺轮或纺锤。纺轮是一种脚踏式设备,工匠通过脚的力量转动轮子,将棉花逐渐捻成均匀的纱线。而纺锤则是一种手工工具,工匠用手腕的力量将棉花拉成细长的纱线。在这一过程中,工匠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纱线的细度和强度,以确保所生产的纱线质量良好。
在纺纱的过程中,工匠还需要使用调丝车。这一工具用于调整丝线的张力,确保在纺织时线材均匀。调丝车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它对于保持纱线一致性至关重要,工匠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节丝线的松紧,以达到最佳的纺织效果。
随着纺纱完成,接着要使用翻车,这是一种用于缠绕线材的工具。通过转动车轮,工匠能够将纱线整齐地缠绕在卷轴上,方便储存,同时避免线材打结或纠缠。翻车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后续的操作更加顺畅。
在织造阶段,工匠通常会使用腰机和提花机。腰机是最古老的织机之一,工匠们坐在地上,将织物固定在腰间,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开,进行织造。这一方法简单而有效,能够创造出各种图案,工匠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提花机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织布设备,能够织造出带有花纹的布料。通过提升不同的经线,提花机能够实现更复杂的织造效果,使得布料的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在织造完成后,布料需要经过后处理,包括水洗、漂白和染色等步骤。水洗的目的是去除织造过程中的污垢,而漂白和染色则可以增强布料的美观和实用性。这一环节的工艺因地域和需求而异,但都是提高布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边回想着棉花的纺织过程,程岁安一边记录着,整整一个下午,他都在画图和写字。最后一笔落下,程岁安伸了一个懒腰,简单活动了下略有些僵硬的肩膀。
他看看窗外,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心中不禁思索着婉儿妹妹的情况,便朝长孙婉的屋子走去。
刚到屋子门口,程岁安就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坐在长孙婉的屋前,双手托腮,呆呆地望着天空。
“婉儿起来了吗?”他轻声问。听到程岁安的声音,正在发呆的香兰突然一个激灵,眼神瞬间从远方收回。
“不好意思吓到你了。”程岁安看着她被吓了一跳的样子,不由得微微一笑。
“没事的东主,娘子还没醒呢。”香兰见是程岁安,赶忙行礼,神情稍显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