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门。
港口停靠着四十余艘船只,船只间忙碌的身影穿梭不断。
时常可见民夫肩挑重担,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箱子、麻袋和物件,步履匆匆地送到港口,再将其稳稳地搬运到宝船上。
各色军旗被精心悬挂在船上,迎着海风肆意飘扬。
在这肃穆的氛围中,郑和率领着一众太监、将士和水手,在宝船上的天妃庙举行仪式,祈求神明庇佑。
他们立起石碑,镌刻着这次远洋的使命与决心。
石碑上字迹清晰。
“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七年九月二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灵庇佑。”
仪式结束后,船队正式扬帆出航。
此时的海面风平浪静,是出海的最佳时机。
只要十天,他们便会抵达占城。
海风拂过脸庞,海浪轻拍船身,一切显得如此宁静而和谐。
朱瞻壑依靠在柱子旁,目光远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心中充满羡慕。
他不禁低声叹息:“还是没有登上船队,郑叔也太防备我了。”
身后的窗户被推开,孟磐穿着千户官服,正在整理衣物。
他好奇地走过来询问:“郑公公为何如此防备你上船?”
朱瞻壑轻轻斜睥了孟磐一眼。
这几天他都在照顾孟磐,时不时指导大夫进行医疗。
朱瞻壑穿越前倒是没有生物学、医学相关的学位,但是他有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在非洲那破地方工作的经历,也让他在卫生学和医学上,有不少的知识储备。
至于照顾孟磐。
倒不是看这个青年长得俊俏,甚至还有美人痣。
而是想要推广一些抗生素。
既然可以制造出望远镜,那么也可以制造出显微镜。
一旦显微镜问世,微生物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医学的大发展。
如果对比西医和中医,就会发现中医实在太先进了。
以中医为基础发展现代医学,想来会很顺利。
朱瞻壑自然会想要制取一些抗生素。
首选是青霉素和大蒜素。
虽然,他成功制取除了青霉素,并且已经治好了两个肺部感染的倒霉蛋,指他自己和孟磐。
但朱瞻壑却对普及、推广、制取青霉素毫无信心。
他发现青霉素,完全就是靠意外发现的香瓜上的霉菌,而且那个香瓜上的霉菌也是特例,想要重来一次,实在有些困难。
所以打算改为制取大蒜素。
想要推广大蒜素,还有相关的病菌、感染之说,自然需要一个活例。
这个孟磐就不错。
想到这里,朱瞻壑随口胡诌道:“其实我叫作郑成功,是郑叔的义子,要是我也去了海上,郑叔怕是会觉得难做,伴君如伴虎嘛……”
孟磐微微颔首,心里认可了这个说法。
他这段时间也发现朱瞻壑的身份十分尊贵,现在听到他说自己是郑和的义子,心里也信了七八分。
郑和不仅仅是钦差总兵、正使太监,还是内官太监。
内官太监,即内官监负责人。
在明朝的宦官体制之中,内官监负责人事、文书、礼仪、采办诸事,是事实上明朝宦官的最高职务者。
不过因为郑和这些年都在忙下西洋,内廷的人事职能有向司礼监转移的趋势。
不过,郑和依然是最大的太监。
太监的义子。
那不就是亲生儿子。
考虑到郑和的权势,还有下西洋获得的海量财富,“郑成功”如此尊贵,倒也正常。
这样想着,孟磐也在心里想到了郑和不让“义子”一起下西洋的原因。
“我听说昔日大元东征日本,有一些将领和士兵流落到了爪哇,有人自立为王,即使大元皇帝召见也不回来。”孟磐压低声音,劝道:“想来陛下也担心郑大人一去不回,尤其是带上了义子。”
朱瞻壑奇怪地看了孟磐一眼。
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竟然真的信了“义子郑成功”的鬼话。
不过,他也没想解释,只是随口道:“我当然知道,只是去往海上,测量经纬,证明大地和星辰的运行规则是我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可以付出一切。”
孟磐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