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自从被动红外线观察技术成熟,以及无人机技术成熟之后。
在这两种技术结合之下,大小熊战场上的狙击手都已经快要消失不见了。
没办法最为顶尖的狙击手配上顶尖的价值几十万的狙击枪,其有效狙击范围也不过两三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一架几千块钱的无人机配合上一个红外摄像头,然后再挂载几枚手雷。
其有效轰炸范围就能够达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范围。
如此自然还是无人机的性价比,要比狙击手的性价比高的多了。
不过还好的是,洪秀现在还是二战的科技,八路和小鬼子的科技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
至少在洪秀这么一个普通的,博士研究的努力之下,黄崖洞兵工厂这边已经能够自主生产无后坐力炮了。
没错洪秀虽然已经是博士研究生了,但是洪秀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毕竟在洪秀穿越之前,种花家的博士那可是接近百万人了啊!
如果要算上博士未毕业的那就更多了。
不过洪秀这个博士研究生放到几十年后可能不算啥,甚至有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合适的。
但是放到抗战时期那可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全啯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认识字就算文化人,初中就能当老师的时代。
这博士研究生的知识不说能碾压,但也能改变不少东西了。
随着洪秀将无后坐力炮的产能解决之后,洪秀也开始对黄崖洞兵工厂所生产出来的这颗无后坐力炮进行了一番改进。
就比如说,这无后坐力炮的炮管温度的问题。
上次试射的时候,才打了不到四发炮弹,炮管就发热的烫手了。
因此洪秀觉得还是一学到底,直接和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安装上木质护套得了。
没错洪秀的这个无后坐力炮的结构并没有模仿米啯大名鼎鼎的M18无后坐力炮。
而是选择了模仿瑞点生产的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并且将其口径缩小到了六十毫米,没办法,不能制造无缝钢管,钢材质量也不行,就只能缩小口径减轻重量了。
而古斯塔夫和M18之间的设计差距还是很大的。
就比如M18则是采用的是炮弹壳侧面开上很多喷气孔,然后再利用喇叭状的尾喷口将高速,高压的火药气体向后喷,如此就实现抵消后坐力的。
所以M18无后坐力炮的炮管制造起来就比较费事,还得在炮管的尾部设计一个喇叭口的样子。
并且在炮弹壳的侧壁开很多孔自然也是会影响炮弹壳的加工难度的。
但是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就不一样了,这是直接去掉了炮弹壳的底座,让炮弹壳直接变成一个圆筒的形状。
当然这样也就没办法放发射药和底火了,对此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的设计者自然是改进了设计。
比如说直接将炮弹激发用的底火安装在了炮弹壳底部的侧边。
然后则是在炮弹壳,那没有底部的炮弹壳上加装了一个圆形的薄木板,随后再刷上一层防水油漆,甚至炮弹壳内部的发射药也都以牛皮纸就行包裹就行防水的。
因为底火装在了炮弹的侧边,所以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弹的装弹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要将带有底火的那个侧边对准安装在侧边的撞针位置,如此才能实现点火发射。
当然因为黄崖洞兵工厂这边也没有给炮管刻画膛线的装置。
所以洪秀所设计的古斯塔夫炮并没有采用膛线,而是和滑膛炮一样才用了无膛线的炮管。
不过为了增加准确度还是和迫击炮一样给炮弹增加了尾翼,以提高炮弹在飞行时候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