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气了一会就把此事放下了,他自己就是喜欢美色的人,少年慕艾很正常,自己这个父皇只要抓住大方向就好,明天让儿子把人打发掉就行了。
赵光义又看起了《太平总类》,这本书是赵光义命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编纂,开始于公元977年三月,编成于983年十月。这本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包罗古今万象。
赵光义也是刚拿到这本书,一见之下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面引用了一千多种古书,赵光义规定自己每天无论政务有多繁忙都要看三卷。
内侍看看时辰已经很晚了,想劝皇帝早点休息,可是他知道劝是没有用的。因为每天三卷的书是从史馆进呈给侍读官,天天如此,大臣们就知道皇帝每天读这么多书了,有人就向皇帝进言“陛下每天还要处理政务已经够繁忙的了,为了陛下的龙体健康,微臣建议陛下少读点啊。”
赵光义回道“我天性喜欢读书,读起书来感觉神清气爽,又怎么会感到累呢?而且打开书卷就会有所收获,时间也不会被浪费。”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内侍没有办法劝导皇帝,只好把蜡烛的烛芯剪一些,让灯光明亮一些。
等赵光义好不容易看完三卷书,内侍适时拿出一杯温水让皇帝润润嗓子。
赵光义喝了几口茶就去洗漱去了。
赵元休今天晚上倒也没有跟刘娥胡来,他不想明天在被皇帝抓住小辫子了。安安稳稳睡了一觉,第二天赵元休神清气爽地起床上朝了。
这次内侍又在赵元休下朝拦住了他。赵元休觉得自己今天没有打瞌睡所以毫不紧张地跟着内侍走了。
到了文德殿,皇帝正在看奏折,赵元休立马对皇帝施礼“父皇,不知父皇招儿臣所为何事。”
赵光义看儿子今天精神不少,心里也满意不少,因而语气和缓地说“三儿,你现在年纪还小,不能沉迷女色,听说你现在还跟一个卑贱的贫民女子厮混,连日常事务也不处理了,这绝对不行,你把那个女子打了吧,以后朕给你赐一个贵女。”
赵元休惊讶道“父皇您怎么知道,是府中有人告密吗?”
赵光义哼了一声“告诉你,再去惩罚那个告密者吗?朕想知道的事情,就会知道。行了,退下吧。”
赵元休只好退下去了,他满腹愁肠地往韩王府里赶。刘娥可是他亲自给人接进府的,现在又要把她赶走,他开不了这个口啊。
张耆看赵元休满脸心思就问“王爷有何难事,能否告诉小人,小人也好为王爷分忧。”
赵元休也是没有办法,就说“父皇知道本王与娥儿的事情了,让本王把娥儿赶走,你说本王怎么忍心。”
张耆一方面怜惜刘娥,一方面在拍赵元休马屁,他建议道“陛下让王爷把人送走,有没有说送哪里去。小人还未成亲,以后小人住韩王府,正好随时听候王爷差遣,刘娥住我家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