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赵元侃如此伤心,郭氏也很担心他的身体。每天都往书房送补汤。
赵元侃一天天地瘦下去,赵光义感觉到这个儿子很有情义,把儿子召到内宫中说:“元侃啊,你二哥的死,我们大家都很伤心,但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你要保重身体啊,难道你还要让我再亲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吗?”
赵光义说着又流泪了。
赵元侃哽咽地说:“儿臣让父皇操心了,儿臣会努力振作起来帮父皇做事。我大宋赵氏不会这么容易被摧垮的。”
赵光义欣慰的点点头:“今日你就留在宫里吃饭吧。我们父子很久没有单独吃饭了。”
赵元侃襦慕地看着赵光义说道:“儿臣求之不得啊。”
父子两人吃完饭,又一起写了字互相看看,赵光义把自己写的字赐给儿子后就让他离开了。
赵元侃今晚回来就和郭氏在一起休息了,之前他在赵元僖死后一直睡的书房。
郭氏摸着赵元侃瘦削的脸庞说:“王爷,人死不能复生,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我和祐儿还指望着您呢。”
赵元侃拉着郭氏的手说:“夫人最近也操劳很多。你不用担心我,我现在心情已经平复很多。你说的对,我还要把祐儿抚养成人呢。”
郭氏也想说些开心的事情:“祐儿已经会走了,他走路稳稳当当的,不过走十来步就会跌倒。他可喜欢走路了,就喜欢指着外面说“走,走”,好可爱啊。”
赵元侃愧疚地说:“我已经两个月没见祐儿了,也不知道他还认不认得我。”
郭氏安慰道:“王爷不用担心,以后多和祐儿相处,很快就熟悉了。”
郭氏说完话,等了一会,赵元侃没有反应,她才发现赵元侃已经睡着了,郭氏也带着甜蜜的微笑入睡了。
第二天起来,赵元侃就感觉精神好了很多,昨晚是一夜到天亮啊。
赵元侃恢复精神后就开始处理政务。
其实寇准等一帮人都看好赵元侃,心里也属意他做太子,所以赵元侃重新当值后,朝臣们都和赵元侃好好相处,协助他办了不少事情,赵元侃通过这段时间,也学习了不少处事手段。
赵光义也看到了儿子的进步,心里的天平也在向赵元侃慢慢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