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年老体衰,又患足病,于是召参知政事寇准自青州还京,太宗询问寇准的意见问他立谁为太子。
寇准回道:“陛下,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妃、宦官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该选择众望所归的人立为太子。”
赵光义想了很久,决计决襄王元侃为太子。
于是以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八月,立寿王元侃为太子,改名恒,大赦天下。
太子既立,京师百姓,欢呼雀跃。太宗闻后,反生嫌疑,对寇准说;人心归太子,哪把我看在眼里?
寇准称贺道:这是社稷的幸福!太宗感悟,告诉后嫔相率称庆。
赵恒被封为太子后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惯例,作为皇太子,赵恒在上殿的位次在宰相之上,东宫僚属称臣,这些赵恒都推让不接受。
赵恒看见太子宾客李至、李沆,他都一定先行拜礼,迎来送往都要到宫门外的台阶上。
赵恒的这些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品格被众臣赞扬。
赵光义看见儿子这么争气,也把政务渐渐交给他处理,实在是因为自己身体太差了。
…………
至道二年(996)二月李昉卒,享年七十二岁赠司徒,谥文正。编著有《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太宗命洛苑使白守荣护送刍粟四十万赴灵州。李继迁邀击于浦洛河,大败宋军,尽夺刍粟,又进围灵州,顿兵不去。
宋太宗想彻底消灭李继迁,令李继隆出环州,丁罕出庆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张守恩出麟州,五路进讨,直趋平夏。
八月,继隆至乌自池,因环州道远,继隆拟从清冈峡出师;直捣继迁老巢,遂遣其弟继和驰奏,自率兵与丁罕合,从清冈峡出师。太宗闻报大惊,下诏切责。继隆出兵十日,不见敌踪,竟引军退回。张守恩与敌相遇,不战即逃,独范廷召与王超两军至乌自池,与敌军相遇,宋军依险设营,双方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宋师乃无功而还。
五月,王鸬鹚曾参加李顺农民起义军,李顺失败后,又于至道二年(996)率众起义。当时由于官府横征暴敛,致使百姓失业,无法生活,纷纷加入起义军。王鸬鹚自称“邛南王”,率兵攻打邛、蜀等地。太宗采用西川巡检石普的建议,免除蜀地租税,令百姓各安其业,并任命石普为西川都提举捉贼使,率军镇压起义军。不久,起义军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