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贫家女的逆袭 > 第一百三十节

第一百三十节

赵恒点点头“你看这铁牛诗,就是朕到了陕州,巡幸顺正王庙时做的。当时朕在霈泽惠民楼宴请从官和父老乡亲,在席上做的诗。然后朕登上北楼,眺望远处的大河,看我大宋的大好河山,朕看见那些开凿河道的人特别辛苦,给他们赐了一些衣服,做了这诗送给他们。”

赵恒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对刘娥说“朕在渑池县还遇见一件异事。芮城县民樊景温分居了四十余年,他家的樗树分生五枝,却又复合为一枝,樊景温对这种事情很有感触,于是又同居了。”

刘娥笑着说“臣妾还没有见过樗树分枝后再复合的,却是一奇事。皇上,这喜雨述怀歌让人读起来比较欢畅啊。”

赵恒回道“朕感觉洛阳宫阙壮丽,但是城北地隘,谷、洛浅滞,辇运艰阻,不是久居之地。途中是有甘雨降临,都是晚上下雨白天停雨,既不耽误行程、不会让从官卫士有沾服之患,又对百姓的耕田农务有好处。耕民瞻望舆驾,欢呼雀跃,朕就做了这喜雨诗。”

刘娥感慨道“皇上此行真是不易啊。”

赵恒说“朕每次宴请从官、父老时,都给地方官缗钱,不让地方财政为难。在新安县的时候,朕怜悯卫士肩舆执盖的辛苦,也多骑马,戴乌藤帽。巡幸应天禅院时,朕赐给监修太祖神御殿官及工匠、将士衣服缗钱。”

刘娥问“皇上这一路赏赐下去,朝廷的钱还够吗?”

赵恒回道“陈尧叟、李宗谔自河中府来朝,上书说初经度祀事至礼毕,共计土木工三百九十万余,止役军士辇送粮草,供应顿递,没有差扰编民。既然他们说没有问题,朕就不过问了。”

刘娥对赵恒掩耳盗铃的行为不予置评。

刘娥看了一会赵恒写的诗,与他一起用完膳就回了雪香阁。

刘娥回到书房,思绪万千。她有时真的搞不懂赵恒,明明劳民伤财的事情,他却视而不见。西祀的途中赏赐这个,赏赐那个,看似体恤民情,却是在花老百姓的血汗钱。

西幸之路多山、多水,较东封之路险途为多。从京师汴梁到河中府有两条路,一条经陕州过浮桥翻山一条经三亭渡过黄河。司天官员认为这两条路都不合适,山路险峻、水流湍急。不如过洛河、渭水,出潼关,直抵河中,这条道路比较平坦。不过要在洛河、渭水兴工,只要修筑几十里的路即可。陈尧叟选定了司天官的建议。为了修筑这几十里路,渭水有许多滩涂石坎,因此要从此地往南而绕出十几里路,遇到渭水狭窄处,可以联舟捆缚为浮桥。洛河之上,也可以做浮桥,而后抵达河中,但路上村落稠密,桑田密布,车驾行过不方便。旧路则靠近山崖之南,有峭壁,年久失修,泥石流毁坏道路,行走不易。于是又换了一条路,从灵宝县南进入虢州路,到函谷关。

别的不说,就说那些渭水河上的联舟,是普通老百姓用的起的么?他这西祀过后,留给百姓的好处并没有多少。

刘娥从内心里反对这种事情,可是她作为一个后妃,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恒处在天书运动中无可自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弃我选白月光?我离婚你疯什么!爱到尽头皆是殇爱吃角瓜宁先生的小软糖走丢了用离婚吓我,真同意了又跪求复合?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擒仙县城女孩堕落记萌妃闹宫:以婚为契破局恋穿书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