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贤推测,可能是爷爷奶奶未能及时让小钱服药,导致他病发,最终酿成了这起令人痛心的悲剧。
在这些案件中,陈仕贤突破了“受害人不可能是凶手”的固有思维模式。他根据现场证据和尸体情况还原了作案经过,最终揭示了真凶。
然而,这些案件也可能让一些人感到不安,引发了一种观念:有时,身边最亲近的人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这种观念可能会对人们的人际关系和信任感产生影响。
接下来要讲述的案件,将更加深刻地反映出这种感觉。
在一座宁静的豪宅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悲剧。女主人和她6岁的女儿惨遭杀害,家中数千元现金被抢走,这是一起残忍的犯罪行为。
警方在现场的围墙外发现了一处脚踏过的痕迹,推测凶手可能是从这里翻越围墙,悄悄进入室内实施了犯罪。然而,立案侦查后,警方却再也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线索。
现场没有留下凶手的指纹或其他身份信息,附近也没有目击者。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停滞,10多天过去了,仍然无法找到突破口。
陈仕贤当时恰好在这个城市处理公务,得知这起案件后,公安人员迅速请求他提供协助。
陈仕贤与刑警大队长一同前往案发现场,希望能够借助他的专业技能为案件带来新的突破。
在豪宅内,队长一边带领陈仕贤查看现场,一边向他详细介绍了目前警方的分析结果。
根据队长的推测,凶手可能是外地流窜至此的人员,经过事先踩点后,在夜晚翻墙进入豪宅,残忍地杀害了女主人和她的6岁女儿,随后抢走了家中的现金并逃离现场。队长认为,凶手可能已经逃离了本市,这无疑增加了抓捕的难度。
陈仕贤认真聆听了队长的分析,但听完之后,他却陷入了沉思。
陈仕贤的专业直觉告诉他,案件可能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陈仕贤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很快发现现场的诸多细节与警方的初步分析存在矛盾。
首先,宅内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家具都保持完好,甚至连女主人生前阅读的报纸都平整地放置着。这些细节似乎并不符合陌生人闯入行凶的情形。
其次,根据血迹分析,作案的第一现场应该是位于客厅深处的走廊。如果是陌生人所为,在没有发生激烈打斗或拖拽的情况下,女主人怎么可能跟随对方走到如此隐秘的位置?
再者,尽管围墙外发现了脚印,但豪宅的窗户完好无损,没有打碎痕迹。豪宅大门还配备了最先进的视频门禁系统。如果是陌生人敲门,女主人怎么可能毫无戒心地开门?
陈仕贤进一步观察女主人身上的创口,发现致死的几处创伤部位与身体中心线非常齐整,这表明凶手很可能是趁其不备,从后面突然制住女主人,然后下了杀手。
这些细节都指向了一个可能性:凶手很可能是女主人的熟人,一个能让女主人毫无防备的人。至于围墙处的脚印,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的干扰因素,用以误导警方的调查方向。
既然如此,那究竟凶手会是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