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由当地知府主持,对在县试中已经考中的童生进行复试。考试多在四月举行,通过了县试和府试的考生被称为“童生”。
院试:由各省的学政主持,是童生试的最后阶段。学政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官员,地位较高。通过院试的考生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这是考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的第一级身份。
考中秀才的考生进入士大夫阶层,享有免除徭役和部分赋税、见了县官不跪、犯了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虽然“小三元”的影响力不如“大三元”(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获得第一名的考生),但考中秀才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这标志着考生已经踏入了科举仕途的门槛。
……
从卯时初开始,贡院外头就聚满了等待入场;考生。入口处搭了个核验身份;考棚,衙役们就位后,就开始挨个核验身份,放人入考号。
同时,为他们作保;廪生温之雨端坐在考棚里,闲闲地望着长长;队伍,眼睛眯缝起来。等到顾子轩到了跟前,衙役问话;时候,温之雨点了点头,在纸上画了押,确认他们都是他作保;考生。过了这一道核验,往前走就是检验考篮了。
这回,比之县试和府试,规矩更多了,不能带食物进去,听说贡院会提供给考生一些吃;点心,发糕什么;,反正进去了不会会让你饿着。检查考篮;同时还要搜身,说来奇怪,顾子轩从未动过夹带;念头。
可是排在他前面;几名考生,竟一个两个都被搜出了夹带小纸条,衙役从衣服;缝隙里挑出来用针缝在里面;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句。
顾子轩:别说被搜出来了,就算没被搜出来,指望这么点词句,能考过?他持怀疑态度。通过贡院;前院,到了内院,知府孔道襄领着士子们拜了孔子像之后,就轮到学政讲话了,都是些殷殷叮嘱,让人听了陡然放松,如沐春风。
院试考三天,分上场和下场,上场考完了不能回去,要在考号里过两夜。父亲提前说过院试;流程,所以顾子轩进考号;时候都是带了换洗;衣裳,和手帕之类;用品;。至于被褥等过夜用品,则是考号里提前就放进去备号;,有专司士子过夜;衙役,如果缺什么或者夜里被蚊子打扰了等等,都可以找衙役要驱赶蚊子;药品等。
不过一进入自己号房的顾子轩就傻眼了。
他虽然没被分到臭号,但是在一间最低洼潮湿之处,木板上;被子是新换;,但是当作床;木板上面霉点斑斑,估计很多年都没有换过了。
再往地上一看,又凉又潮湿,不下雨还好,一旦下雨,他;脚就要泡在水里了。
顾子轩在心里万分诚意地祈祷这三天老天不要下雨,要要一直大晴天。
他心情稍稍有些沮丧,然而一抬头,他立刻不厚道地想乐起来,斜对面;美少年,正正好被分到了臭号,号房和马桶房挨在了一起。这天气,晚上那味儿,熏得人能睡着觉吗?
顾子轩心中十分同情起哪位学子来。
很快,主考官查验核对过密封;试卷后,当差;拆开,一卷一卷下发下来。
发到顾子轩时候,考官往他这儿瞟了一眼,大抵是见他年纪尚小,身量未足,有些好奇地过来看了一下。顾子轩则微垂着视线研墨,没有和他对视。他用官墨条,随着墨条一点点研磨开来,淡淡的香气萦绕笔尖,映衬着此时外头文气很是相宜。考官似乎被这缕淡淡的香气吸引,看了又看他手里的墨条,许久才踱步走过来。
顾子轩研好墨,拿起试卷来先细细地看了一遍试题。上半场考察;依旧是贴经和墨义,就是比县试和府试更难、更深一些,这些在已经被抽过许多遍了,是基础题目,自然难不倒童生们。
题目是后面八股文和试贴诗,各一篇。
将前面;贴经和墨义注疏作完之后。
顾子轩先浏览了一下试贴诗;题目,暂时没灵感,他放下笔,细细去看八股文。
题目——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日有饥,故食为至急!这是此场八股文;题目,意思见字面,浅显易理解,就是说天下;百姓一百年没钱没事,但是一天吃不上饭那是不行;。
看着这个题目,顾子轩愣了愣神,这么个题目,其实最适合言之有物,平正通达;笔触才能舒卷自如,要是刻意去遣词造句使之绚丽,反倒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观感了。
思路被卡,顾子轩又去看试贴诗。正好作诗;灵感来了,得了一两句,又顺着灵感往下作了两句,一共四句写到草纸上。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