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这些野生植物还开了扁球形的果实,表面皱缩。
李源有股强烈感觉,这个应该是野生绿苋菜。
他赶紧招呼青牙,把自己筐内的野菜清空,放在青牙的筐内,接着把这些绿苋菜全部薅光。种子用小陶罐收集,果实内的种子黑黑的,圆形,有点扁,很小颗,跟黑芝麻一般。
青牙有些疑惑,部落的野菜并不包含这种。
在野外并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食用,但他又想到出门时,长老特地叮嘱过他,凡事要听从李源的意见,青牙也就没有开口。
李源也未多做解释,他想着等回到部落就拿一点煮熟试试,当然是喂给红原鸡试试了。
红原鸡的话自己就可以尝一些,他感觉这应该就是野生绿苋菜了。
收集完这些苋菜,李源再次仔细地往四周查看。
既然部落没挖掘这种野菜,或许也可能有其他的野菜也被错过了。
他示意青牙继续采集常见野菜,李源开始四处走动,很巧地是,还真就被他发现了一些东西。
在茂密的灌木中,李源赫然发现有一些羽状复叶植物。
这植物叶子呈披针形,每个枝端差不多有3片叶子,茎粗壮,直立,上面密布着褐色长硬毛。
顿时李源的瞳孔放大,快步跑过去仔细观察,只见叶片之下,掩盖在灌木中的荚果,每簇三两个,黄绿色,下垂。
李源有点喜极而泣。
野大豆,这是野生大豆啊。
在前世小时候李源还在山上见过一些,后面长大了后就再也没见过了,只知道被列为保护植物。
没想到在这里再次见到,这不仅是一份回忆的重逢。
更重要的是,部落将要多出一种极为重要的作物。
李源小心翼翼的摘下豆荚,把它放到背筐最底层,用野菜盖住。
他继续寻找了附近大片地方,李源又发现好几株野生大豆。赶在太阳落山前,李源把豆荚收集好,叫上青牙他们赶回了部落。
回到部落,李源迅速把豆荚取出,数了数后收好,接着李源带着豆荚去到长老那里,向长老展示了豆荚,然后现场剥开豆荚取豆子。
李源跟长老解释,大豆作物的营养很高,相当于肉类,而且大豆和谷子轮作对土地有好处,还可以预防虫害疾病。
长老一屁股坐在藤椅上,手不停地颤抖,那是兴奋之情。
天神庇佑啊。
不过种植还不到时候,李源把大豆晒了晒,让豆子不保留那么多水分,接着放进仓库里储藏。
翌日,李源取了一些野菜单独煮了一点给红原鸡吃,观察了半天,红原鸡活蹦乱跳。
李源一咬牙,吃了一片,当入口细细咀嚼后,李源方才放下心来,虽然无盐无油,但却是那种味道。
李源确定,这就是野生苋菜。
翠花嫂很开心,因为部落又多了一种野菜,只要是食物,原始部落的人没有不开心的。
这就是原始部落人的淳朴吧。
随后的几天,李源带着青牙他们找遍了部落周边,又找出两种可食用的野菜。
令人欣喜的是,李源在距离沼泽地不远的一座山脚下,找到了野生毛豆,仅有两株。
李源取了豆子,小心的放入陶罐中。
接着李源还在沼泽地找到了荷花和蒲草。
上次让族人来这边挖取淤泥,李源并没有跟来,这次过来探查,没想到直接看到了荷花和蒲草。
果然还是要自己出来寻找啊。
这个时候,荷叶群中就只有零星几朵在凋零的花了,其余的只剩莲蓬。
看着水面,李源并没有亲自下去采摘莲子或者是藕节,而是让青牙去喊一众族人来采摘。
沼泽地很危险,不熟悉就尽量不要冒险。
剩下几人,李源便带着他们去采摘蒲草,用石刀片辛苦地收割蒲草。
等族人们来到,李源便带着他们去收割莲蓬,还有藕节。
不一会儿,族人挖出大片藕节,还有一些莲蓬。
众人欣喜。
尽管众人没吃过藕,但这个东西看一眼就知道是可以食用的。
让他们继续采集藕节后,李源接着收割蒲草。
这里的蒲草很多,但其实也不多。李源前世就见过草海,比这规模大了不知多少百倍。
回到部落后,李源将蒲草拿去晾晒。
蒲草这东西对部落来说非常重要。
它的假茎白嫩部分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可以食用,味道清爽可口;它的叶片可以用来编织、造纸;雌花序可做枕芯和坐垫的填充物,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之一。
当然现在最急需的是叶片。
原来部落用的麻树绳子产能有限,但蒲草量大,可以大量制作绳子。
还有蒲草可以编织一些草席草帽,还有草鞋等,接下来,部落将大量出现草编制品。
非冬季光脚出门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