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
水稻田里已经一片金黄。
李源和族人去到田里观察,只见稻穗微微低垂,稻穗的顶部已经染上金黄色,并逐渐往基部蔓延。
李源用手指轻轻地捏住几粒稻粒,还有些柔软,但也有一些籽粒已经变得坚硬而有光泽。
李源回头说道:
“稻子快要成熟了,等到稻穗均匀呈现金黄色,就可以收割。”
族人欢呼,粮食收获的时候快要到来了。
而此时,耕却皱着眉头,对李源说道:
“源,我们的工具还没完全准备齐全。”
李源点点头。
他向耕表示不要担心,他会解决这个事情。
不久前,铁匠们在李源的指导下,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制作镰刀,再有两天部落就会有足够数量的镰刀用于收割。
这件事耕并不知道。
他考虑了作物都会在近期进行收割,包括大豆和粟米。
他担心工具不足是有原因的。
毕竟在李源改革工匠分类之后,部落的石器早已经停止制作了。
李源并不担心镰刀的制作,这个他已经很早就安排下去。
他最担心的脱粒工具,到目前部落也就勉强制作出一个看的过去的成品。
李源有些叹气。
部落的工匠还是有些基础水平不够啊,得慢慢提升熟练度。
脱粒的工具李源知道好几种,包括连枷,石磙碾压,掼稻桶,脚踏打稻机等等。
但毫无疑问脚踏打稻机首先排除,部落现在这条件根本无法制作。
尽管铁是有的,木板也是有的,皮革他也是有的,但是木匠水平着实有点不太方便言述。
连枷,石磙碾压这种低效率且脱粒不完全的方式,李源自然不会考虑。
最后就剩一种,那就是掼稻桶。
掼稻桶是什么呢,无非就是稻穗掼在稻桶上脱粒的一种方式。
其特殊之处在于稻桶的制作,稻桶是一个倒立的梯形体,两边是直立边,而另外两边则是斜边,上口大,底板小。
底板四边露出5厘米,有两根大小一致的拖泥木条,用来在泥田里拖迁稻桶。
稻桶两侧直立边则固定住草席,这是李源设计的稻桶蓬。
本来在前世传统稻桶蓬是应该用竹篾编织的,但现在部落没有竹子,只好用草席替代了。
稻桶蓬把稻桶上口的侧面两面遮住,可以防止掼稻时谷粒不外跳。
而稻桶床型如中国乐器“扬琴”,上大下小,“扬琴”上一根一根是琴弦,而稻桶床上是一条一条的小木条,把稻穗打在木条上,就能达到脱粒的效果。
打稻一般由两个人同时进行。
打稻的人根据各人的手掌大小,将稻禾紧紧地捏成一大把,然后来到稻桶前,把稻禾举高向上挥过头,然后用力将稻禾打在稻桶床上,发出“蓬!”的一声响。
两个人打稻,要交错进行,一个打下时,一个正在高举,所以发出的打稻声是:“蓬!蓬!”、“蓬!蓬!”。
打了四次后,要停下来,将稻禾来一次翻身,这样再打四次,再次停下来,将稻禾从中间翻出到边上,再打四次。
这样原来沉甸甸的一把稻禾,经反复打过后,稻谷已基本脱落在稻桶中,手里捏的是一把稻草了。
这把稻草放在稻桶边上,待笫二次打好后,将两把稻草合二为一,随接抽出几根稻草,一手捏住稻草根,一手往稻草把头上缠绕两周,然后用力一抽,一节稻草就捆成了。
掼稻桶是李源前世古代传承了很久的脱粒方式。
包括后面出现的脚踏打稻机也是在掼稻桶地基础下换上齿轮滚筒,也是掼稻桶的一种改进和延续。
由于部落的木匠水平有限,稻桶前两天才勉强制作出一个稻桶。
李源希望在收割之前能至少做出个三四台,毕竟有第一台的参考,后面应该制作的更快更容易。
在部落众人为收割而忙的热火朝天时。
在远方的一处大山环绕的山涧旁,有一排排老旧的茅草房,一众人正在收拾东西。
说是收拾,但其实主要是不多的食物,还有兽皮之类的。
芦部落在准备搬迁。
那日李源见到的三人走了七八个日夜,回到部落后,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部落众人,众人一阵欢呼。
这段时间芦部落一直在储备着路上的食物,去往李源的部落所在地路途遥远,一行人起码要走上十多个日夜。
储备一些食物是必然的。
其实芦部落也不愿走上那么远,可是周边的部落拒绝了他们的加入。
对于原始部落来说,其实没有太多归属不归属的问题,食物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每一个部落所容纳的人口是固定的。
而当人口空缺食物富裕时,这个部落就会想办法去增加人口。
繁衍是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