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将董浩抱起,放在自己的腿上,耐心地解释道:“浩儿,扶苏叔叔只是被人蒙蔽了双眼,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父王会去劝说他,让他明白真相。”
“父王,您不要去!”董浩突然紧紧抓住董宇的衣袖,焦急地说道,“扶苏叔叔既然已经起兵造反,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您若是去了,岂不是羊入虎口?”
董宇和虞姬皆是一愣,没想到董浩小小年纪,竟然能说出如此老成持重的话语。
“浩儿,你为何会有此想法?”虞姬问道。
“儿臣听说,兵不厌诈。”董浩眨巴着大眼睛,认真地说道,“父王不如假装投降,等扶苏叔叔放松警惕的时候,再发动反击,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平息叛乱了!”
虞姬和董宇面面相觑,都被董浩这番“童言童语”惊住了。董浩年纪虽小,但他自幼聪颖,对政事也颇为敏感,加之董宇时常与他谈论天下大势,耳濡目染之下,竟也懂得了一些权谋之术。
“浩儿,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董宇忍住笑意,摸了摸董浩的头,“不过,两军交战,岂能儿戏?父王身为君王,一言九鼎,岂能轻易言降?”
董浩见自己的计谋被否决,有些不服气地嘟起嘴:“可是,父王,如果就这样去和扶苏叔叔谈判,万一他被赵高蒙蔽,不肯听您的解释怎么办?到时候打起来,岂不是更加危险?”
董浩的话虽然幼稚,却也点醒了董宇。扶苏性格执拗,又对赵高深信不疑,想要说服他迷途知返,恐怕并非易事。更何况,赵高诡计多端,谁知道他会躲在暗处使什么阴谋诡计?
“陛下,浩儿的话也不无道理,”虞姬沉思片刻,说道,“如今形势危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如先假意答应扶苏的条件,稳住他,然后再徐徐图之。”
董宇明白虞姬的意思,她是想利用这段时间,查清赵高的阴谋,瓦解扶苏的势力,然后再寻找机会,彻底解决这场危机。
“好,就依你们母子二人所言,”董宇最终下定决心,“朕这就传旨,假意答应扶苏的条件,约他在城外会面,商议退兵之事。”
“父王英明!”董浩兴奋地拍手叫好,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董宇看着天真烂漫的儿子,心中却充满了担忧。他知道,这场政治斗争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而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为了大秦的江山,为了家人的安危,也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就在董宇准备实施计划时,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赵高已经说服了一些边境将领,准备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消息传来,如同晴天霹雳,令董宇和虞姬的心都沉到了谷底。祸不单行,内忧外患同时降临,大秦,真的还能渡过这次难关吗?而董宇,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夜幕降临,咸阳宫灯火通明。董宇站在窗前,眉头紧锁,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心中翻腾着惊涛骇浪。董浩和虞姬的计划虽然暂时稳住了扶苏,但赵高一日不除,这根刺就始终扎在他的心头。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报...陛下,大事不好!边关急报!”
董宇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沉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侍卫连忙呈上一封染着风尘的竹简,声音急促地说道:“赵高...赵高他勾结了边境几位将领,起兵造反了!如今边关数座城池已经落入敌手,战火一触即发!”
“什么?!”董宇只觉眼前一黑,险些站立不稳。他一把夺过竹简,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竹简上的内容与侍卫所言一致,赵高果然发动了叛乱,而且来势汹汹。
虞姬见状,连忙上前扶住董宇,关切地问道:“陛下,发生什么事了?”
董宇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竹简递给虞姬,语气沉重地说道:“赵高那老贼,竟然勾结边军造反,如今边关告急!”
虞姬接过竹简,一目十行地看完,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她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内忧外患之下,大秦的局势岌岌可危。
一旁的董浩听到消息,也是脸色大变。他虽然年幼,但也明白如今的局势对大秦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紧紧地握着拳头,眼中充满了愤怒和担忧。
“父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董浩焦急地问道。
董宇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决然。他深知,此刻绝不能乱了阵脚。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传令下去,召集文武百官,连夜进宫议事!朕倒要看看,这赵高究竟想干什么?!”
侍卫领命而去,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
窗外,夜色更加深沉,乌云遮蔽了星空,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