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山脚下有一些小村落,村子里住着一些穷苦的人,别看他们收成不多,但赋税却还是按正常水平计算的。
田有田租,成人有算赋,孩子有口赋这种人头税,还要随时出行徭役这种力税。
收成好的时候也没什么,交交税大家保平安。
坏就坏在,收成不可能一直都很好,人多本来就是为了吃饱的,但过重的人头税就不免吃不饱了。
奈何监察的人别的事不干,除妖赈灾的事情是一件都不管,但是这个税收问题确实格外上心。
谁敢偷偷生孩子?抓!
谁敢留富不报?抓!
没办法,汉顺帝刘保就十一岁,内政之事不是看外戚的脸色就是依着宦官的主意,腐败在高堂肉眼可见地滋生着。
皇亲国戚不得搞点实权在手上?需要钱。
大官强吏不要积累一些基础的吗?那也要钱。
这么看起来,只要百姓不需要这些钱,那就要多多为建国大业添砖加瓦。
一来二去的,村里几年前的存粮也就都蒸发了。
老刘家的位置是最靠山,也是村子里情况最轻的,一家五口这安稳日子也说得过去。
要说哪里有问题,那就是他们家的马老了,该换一匹了,总不能让更年轻的牛来犁地吧?
而且,按这马的年纪,肉质早都柴了,放到市场去也没人愿意买。
没办法,粮草也快不够了,也许安乐死才是它最终的归宿。
但是老刘一家却是另类,不仅对这马很好,还在家里愈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对这老马伺候有加。
就因为这是一匹战马,是当年战场上奋力救出他刘老二的一匹战马!
都说战场无情,可这马却有情,在战场上几次冲锋要么是早了,要么是慢了,总能让刘老二活着走回来!
终于,在一次对羌族御敌的激烈厮杀中,他们这个起兵营以他一人生还的好成绩结束了战斗。
那一天,刘老二和这马拜了把子!
他家里排行老二,兄弟几个一起出征的,都没过来。
所以这马,在他们家排行老三。是孩子们的三叔。
它只是不能干活了,又不是要死了,他们又怎么忍心吃三叔呢?
然后,那些官员又来了,地毯式地把村子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的油水都刮了个干净!
说是什么这次过后再查就等秋收再说,所以他们要多拿一些。
好的,他们多拿了一些,策马离去了,村里的余粮一点没有了。
最可怕的是,大旱马上就来了!
没有余粮,村子里的人有的出走到外乡找机会,有人就开始冒死上山打猎了。
要知道,那黑风山上住着的,可是各种凶神恶煞,平时上供祭祀送些童男童女才能保平安的。
如今,他们却要上山和这些祖宗抢吃的,说九死一生绝不为过。
更让人焦虑的是,邻村的人甚至先他们一步出发上山了!
这种情况下,老刘家的马,感觉肉质一点都不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