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不是故乡,想起来两眼汪汪。
BJ是国家的首都,是多少平民百姓向往的神圣地方。
对于李惟庆来说,他感到很兴奋,因为,他要在BJ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周大维的劝说是有效的,对于处在迷茫时的李惟庆来说,他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要发展壮大,只能到BJ去,那是整个国家的文化中心,那里代表了雕版印刷刻书业的前沿。
当然,周大维这次说服李惟庆到北京琉璃厂发展的原因,也是处于一种战略布局的考虑。
此时的北京琉璃厂,基本上被南方人控制了刻书业的市场。
北方人不服气,他们从学徒做起,然后学到了本领,再自立门户,他们出来自己在北京琉璃厂开设书肆。
北方书商正在组团对南方书商进行压制,周大维作为南方书商的领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周大维心想:必须有更多的南方书商加入,才能彻底抑制助北方书商,甚至把他们赶出北京琉璃厂。
竞争是残酷的,也是你死我活的。
所以,周大维对李惟庆说:“我年纪大了,你年轻,将来北京琉璃厂应该靠你这样的人来代表我们南方书商利益,把北方书商赶出南京琉璃厂,我们才有生存的空间。”
李惟庆当然是热血沸腾,他觉得这次去BJ,不仅仅是增强南方书商的力量,更像是一位挺身而出的勇士,直面正在新兴的北方书商势力。
战斗,那就接受挑战,李惟庆已经不惧怕任何来自外部的力量。
到BJ去发展,最需要的是人力资源,毕竟,许镇作为生产基地,他不能抽调太多的人到北京琉璃厂去。
周大维的书肆伙计们,基本上也是家里带过去的乡亲,大家熟悉,也好管理。
再一个,用北方的伙计,周大维也担心泄密,以后麻烦就大了。
这一次,李惟庆也要从家乡带一些帮手过去,这些人,大多是他的乡亲,还有亲戚、朋友等。
许镇李家村,当听说李惟庆要去北京琉璃厂开设书肆,村民们便立即蠢蠢欲动,毕竟,能跟着李惟庆到BJ喝汤也不错啊。
近几年旱灾,种田,让李家村的村民不仅难以糊口,还学会了抱怨与忧愁。
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于是,他们想到了去BJ碰碰运气,说不定以后也能像李惟庆那样成为一个成功的书商,富甲一方。
即使混得差一些,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到许镇开书坊养家糊口,总比种田强吧。
李惟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村民带出去,毕竟自己的创业还是一个未知数。
要是到时候没有生意,那还怎么还意思辞退这些村民呢,乡里乡亲的,感情这道坎也过不去。
因此,李惟庆基本上在村里选人有一个标准,要有点口才,在许镇的书坊干过,懂一些雕版印刷的专业知识。
这是要重建一支队伍,必须把素质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