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重利也重义。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这句诗,误导了很多人。
作为李惟庆来说,他是一个重利也重义之人,没有利润,怎么生存,不讲义气,如何获得客户与社会的认可。
李惟庆当上了会长,立即感到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更重了。
义字,是他立身之本,早在许镇开书坊时候,他就发动了很多义举,如参与育婴局的帮扶工作等。
没有履行社会责任,他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书商,李惟庆始终是这样认为的。
这两天,一个人的突然离世,让李惟庆很是伤心难过。
前一个月,堂弟李惟冬患了肝癌,已是晚期,任凭李惟庆请老中医抓中药,也救不回堂弟的命。
李惟冬也是可怜,年方23岁,从小家穷,没有读过一天书,干农活成了他的人生课程。
跟着李惟庆来BJ后,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埋头工作,生活、饮食不规律,导致了肝癌。
最令人遗憾的是,李惟冬连媳妇都没有娶上,就这样英年早逝。
李惟庆扑在堂弟李惟冬的身上,悲痛地说道:“堂弟啊,你一天福都没有享受过,老婆也没有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我怎么向你的父母及哥哥交代啊,让我替你去死吧。”
李惟庆觉得很对不起这个堂弟,于是,他决定要厚葬堂弟,这样,心里上才会好受一些。
李惟庆找来李惟春,说道:“堂弟,你是惟冬的亲哥,你看,这BJ的夏天太炎热了,我们也不可能用船通过京杭大运河把惟冬的尸体运回咱们李家村安葬,我建议呢,是否在BJ买一块墓地安葬?”
“堂哥,自从我们四兄弟跟你到BJ来混,就听从你的,你说得在理,现在BJ炎热,尸体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回家去的话,也要一个月,哪里行得通,我们兄弟来BJ时,在船上就商量好了,以后死在BJ,就葬在BJ,兄弟们下辈子还是兄弟多好,只是,这墓地价格估计不低,我怕买不起啊。”李惟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惟庆接话说道:“你看你,我是你堂哥吗?这点钱,我肯定出得起,你们就不用操心,你跟着起去一个合适的目的就行。”
于是,两人在北京琉璃厂附近一座山上,买了一块坐南朝北的墓地,隆重地安葬好堂弟李惟冬。
此时,李惟庆想起了亲弟李惟雄,他在京杭大运河淹死了,葬在了山东德州。
如果哪一天,把他的尸骨也迁葬到这里,那该多好。
李惟庆还想着,对了,咱们金川县很多乡亲们来到BJ打拼,如果突发暴病什么的死亡,还不得找一个墓地安葬。
那就干脆把这一片山买下来好了,以后就是金川县书商的归宿。
他乡即故乡,BJ就是第二故乡,埋骨何须桑梓地,这样很方便。
李惟庆决定召集金川县所有的书商开会,研究一下买墓地建一个大型公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