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巅至半山腰,对叶阳这般炼精化气初期的修士来说,不要太简单,随即掐了一个法诀,乘风而下,自然是轻松无比。
然而叶阳到了道观后,却发现这里早就等候着一个人。
一位面色焦急的中年汉子,手上满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干农活的人。
看他急切的样子,叶阳就知道他的目的。
大概是要请师父下山去做法事。
这种事情很常见。
平常道观也没香火,师父只能接一些法事,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但这人并不知道师父已经故去。
所以还在焦急的等待着。
如果是一些普通的法事,自己就顺手帮他做了便是。
叶阳心中猜想,脚下动作不慢,将来人请进道观。
正走着忽然叶阳感到一丝不对,有股淡淡的怪味直冲他的鼻腔。
天眼启动。
随即看着来人身上淡淡的黑气,叶阳心里明了,这是来请师父驱邪的。
叶阳稽首问道:“福生无量天尊!居然士是来上香祈福,还是有法事要做啊?”
来人看见叶阳,脸上焦急的神色去了不少,“小道长,老道长在吗?俺是李家村,李四来找老道长驱邪的,快帮俺叫一声!”
只见叶阳摇了摇头道:居士来晚了,家师已经仙逝了。”
“啊?”
来人一听,顿时傻眼。
“小道长俺是个粗人,大字都不识一个,这仙逝是个什么意思?老道长到底怎么了?”
叶阳指了指后山:“家师长眠地下已半月有余,恐怕要让居士失望了。”
闻言来人大惊:“老道长…这是死了?怎么办?娃娃还等着老道长救命呢!全完了啊!”
说完,直接瘫坐了地上。
“李家村,救命?”
叶阳记忆里,小邙山所在乃是大乾王朝两京十三省的巴蜀地界。
至今,大乾王朝的国祚已延绵了近五百载。
由于师父会几手法术,价格不高心又善,遇见年景不好的时候,上门做法事,只会收主家一枚铜钱或小半碗米即可。
至于为什么还要拿铜钱和米,因为道家是讲“??负”的,如果什么都不要的话,师父的负担太重,他们接不住。
可即使这样县城里还是有人不相信师父,做法事时他们更愿意去请城里金光寺的大师。
原因有二,一则是师父不会包装和忽悠,常年就穿着一套洗发白的道袍,不像金光寺的大师,满身的珠光宝气,富贵逼人。
二则正是师父要价太低,他们反而觉得师父没有什么真本事。
可他们并不知道,一场法事下来,抛开工时费不谈,光符纸和朱砂的材料费就要一钱银子。
也只有小邙山周边的几个山村,一直相信师父是个好人,所以他们有事儿一般都是来山上请师父。
相比于嘉州县,周边的这几个乡村才是道观的基本盘,所以今日一定要帮他们把问题解决掉,这样才能打响自己的第一炮。
况且道观也是需要生计的,自己也不能一直坐吃山空,现如今也没有其它进账,只能先接过师父的生意了。
这等念头叙来繁复,其实不过是刹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