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锦衣卫进来的时候,万华正在听汪直给她分析今晚作案的人是谁。 她对这个世界的江湖是一无所知的状态,故此,听这些事情听得很是津津有味。 因为兴趣广泛和门派的原因,她所学很杂。不但本门的医术、武功、琴棋书画都认真修习过,在轻功上也很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故此,一听说这两个人都是轻功的绝顶高手,她不禁有些心向往之,流露出的神色也比平日里认真了几分。 但是,显然汪直没有能够理解到她的意思。 他以为她对这两个人的特别关注,是在为失窃的传国玉玺担忧。 当然,作为才上任几天的太后,万华对传国玉玺失窃还是有一点儿在意的。 不过,这在意也不过就真的是只有一点儿而已。 传国玉玺,乃是皇家至宝。 听说拿着这个东西印一下就代表着皇帝的意思,但,照万华看来,那也不过只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一直在用这个东西,以致于成为了惯例而已。 其实,说到底是因为这个东西是被皇帝拿着才会有那么重要的含义,而并不是反过来要认拿着这个东西的人做皇帝罢? 当然,用了许久的印章丢失了,是一件很是让人烦恼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何此间的人竟是如此紧张这件事儿,弄得她不跟着在意一点儿就好似有些不正常了起来。 不知道那个偷走传国玉玺的人,是如何想法。 难道他们也会以为,只要拿了那个东西,自己就能变成皇帝了么? 真是有些好笑。 万华微笑着敛眸,掩去眼中的嘲讽,她听着汪直简单介绍了楚留香和司空摘星的性格和平素行窃时候的偏好,倒是有些不以为然。 虽然说一个是偷王之王,只要有人出价就无所不偷,另一个是只随着自己的心意,偷了之后还要劫富济贫,但是,偷就是偷。 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现下她内功心法的修习已经上了轨道,恢复昔日的武功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儿了。 若是有机会,真是想会会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偷儿,看看此世绝顶的轻功到底是何模样。 他们去其他的偷盗地方,她照管不到就算了。 有她在,这宫里头可不是随便来去的地方。 之前是没有什么准备,故此竟错失了这个机会,但是既然汪直说他们都是那种很有胆色的偷儿,那便是说,很可能他们还会再来。 既然是如此,那过招儿的事倒是不着急了,暂且看看罢。 至少先弄清楚今夜动手的人是谁再说。 万华在心中打定主意,仍旧是认真听着汪直的分析。 他果然还是觉得这事儿是司空摘星做的。 感觉言语之中,他似乎对那个叫做楚留香的人带了些不易察觉的欣赏,而提到司空摘星的时候,便就是全然的厌恶了。 这倒是很有意思。 她还以为这位督主是冷冰冰的、连情绪波动都少有的人呢。 因着有了这么个认知,她看着汪直的目光,认真之余便就带了些好奇和兴味。 而汪直一面同万华解释他的判断,一面觉得有些奇怪,他留意到万华今晚的神情与平素不大一样。 总觉得才不过几日,她的性格便就已经又变得大不一样了。 此前,她是绝对不会对这种江湖事感兴趣的。 不过,他此刻却也没有心情好好研究她的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含义。 登基大典在即,传国玉玺在这个时候失窃,简直是在狠狠打新帝的脸。 正所谓“主少则国疑”,新帝虽然是先帝唯一的血脉,但毕竟年纪实在太小。 五岁的孩子,便就是再聪慧,也是难以服众的。 南王开了个头儿,剩下的妖魔鬼怪,便就纷纷而来了。 传国玉玺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用性。 他觉得,比起那个喜欢风花雪月、每次出场都弄的花哨不已、但是偷盗都是普通的值钱东西的楚留香来说,司徒摘星更加可能做下这个事儿——不论给钱或是打赌,他都是喜欢挑战这种高难度的东西。 传国玉玺,可不就是个既稀有又刺激的物件儿。 那么,十之八、九,便就是这位神偷被某些有心人驱动,来动的手了。 汪直自觉自己的推断十分合情合理,因着万华对这两个人的特别关注也破天荒地耐心同她解释了几句。 但是偏偏这位本该半点儿江湖事不懂的太后娘娘,竟露出那种若有所思、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有些气闷,却也并不打算再多说什么。 虽然他也知道,她平素极爱读书,自入了藏书阁做女史之后,更是天天泡在书里,这么些年下来,绝对算的上是博闻强识了。 可是,那毕竟只是书本。 而这里是宫廷、是江湖。 无论哪一边儿,都是与书中完全不一样的肮脏和丑陋的世界。让她一下子就这么明白此中的曲折,到底还是勉强了点儿。 “娘娘还请放宽心,此事便就交给微臣去做,定当竭力寻回传国玉玺,不会误了皇上的登基大典。” 汪直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是总结也是安抚,原本说完了他就想着离开去做事的。 谁料道,就是这个时候,又一个手下来报。 一夜之间,皇家竟是又丢了东西了。 这一次出事的,却是在宫外。 听说是太平王八百里急报,原本要送来给新帝登基庆典用的一批贡品失窃了。 而且是连人在车马,一夜之间全部都不见了。 这还不算,听守门的来报,小皇帝近身伺候的几个宫人,也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暗杀了。 那个报信的锦衣卫脸色比第一个还要差,感觉已经是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了。 不过汪直却并没有动手,他感觉到这里面必定有着十分大的阴谋。 这些藩王一个两个的,都选择在现在动手,的确是很考验人。 他并没有时间浪费在不争气的下属们身上,得要赶紧想个对策才好。 他虽然是西厂的督主,手握权柄,那也是只限在先帝这一朝。那些藩王若是杀进来,太后母子固然是没有了命在,他自己也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汪直目光冷冽,面色不动,心中却已经在想着这一回到底是哪一边儿起的头。 南王素来有野心,太平王平日里看着倒是个老实的,这么看起来似乎是南王先动的手了。 只不过,很多事情,并不能全看表面,这两位的封地离着京城都太远,虽然西厂有派人去查探消息,但毕竟离着太远,许多内情勘察不到也是有的。 比如,他事前就不知道南王的儿子竟同小皇帝长得几乎是一模一样。 而太平王的儿子,听说也送出去学艺了,竟然是一去就杳无音信,至今如何,也没有人弄清楚。 看起来,这段时间他去西北督战,西厂这边儿实在是太过懈怠了,要紧的信息一样都没有收集到,等他解决了这些藩王的事儿,空出手来之后,得好好整顿一番了。 锦衣卫敏锐地感觉到督主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愈发冷冽,不由得又打了个寒战。 万华在一旁看着汪直的面色愈发不虞,也猜到他大约是对今晚这频频出事儿的状况感到十分不快了。 甚至,以他那样深的心思,说不定又想到更多的事儿了。 说实话,她也愈发对宫里头的形势有了不好的判断。 先帝驾崩不过才几日,这到底是出了多少事儿? 看来,很多人对小皇帝登基很是不满啊。 想到那个只会扒着自己哭的小孩子,万华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太小了,真是一点儿都指望不上了,她要是不强起来,简直是要母子一起去死的节奏啊。 偏偏她现在旁边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便就是这位汪督主,虽然看着对他们母子诸多维护,但相处不过几日,她是完全不知道他的底细,更是不敢全然信任。 似乎隐隐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只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乱了阵脚。 她看着汪直的神色,知道他大约是要来真的了。 至于他要怎么操作,想必是不会跟她细说的。 她也暂时歇了想要再了解一下这太平王的心思,准备去看看小皇帝。 不是说他近身的宫人都被杀了么?她得先去看看才行了。 想到这里,她便起身,同汪直道:“督主请自便,哀家先去看看皇帝,不知道他可伤到哪里没有。” 汪直看了看她,居然没有反驳,只命人带她去皇帝现在住着的寝宫,便就自己离开了。 万华心中有些诧异,却也没有多想,被宫人们引导着到了地方之后,才推开门,就见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箭一般地朝着自己扑来。 万华一时没注意,险些被扑倒。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敏锐地察觉到这宫室内有人。 还是个懂武功的人。 她一手扶住小皇帝的身体,一手悄悄握住了衣袖中的笔。 便就是在这个刹那,眼前暗影一闪,竟是那个人也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