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定期举行的集市被称作草市。
两广称墟,川黔称场,江西称扵,北方称集。
草市在宋朝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开始有人在草市聚集地进行定居并开始形成乡镇,近千年延续发展至今,乡镇集市已经成为了农村生活的一部分。
今日就是蜀川一个普通乡镇逢场的日子,人来人往,极其热闹。
陈元庆卖力的进行着吆喝:“买酒哦!正宗粮食酒,喝了不上头。一天一杯酒,活到九十九……”
“买酒回家泡药酒,补血补气壮如牛。干活有劲身体棒,婆娘幸福有盼头。”
一处路边酒摊前,摆着两个木桶,带盖的那种。
木桶边上还靠着一块木板子,上面写着:白酒1元1斤。
陈元庆一边吆喝着一边打量着此时的集市。人们除了穿着打扮上比较有年代感外,赶场氛围上面和几十年后的集市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小商小贩众多,赶场的人更多。
集市上面放眼望去,除了有蹒跚的老人,但更多的是精壮的汉子、俏丽的小媳妇、含春的少女、总角的儿童……
不像是几十年后,乡村集市上见到的人,放眼望去,尽是些老人。
或者,今日来赶场的人,和几十年后来赶场的人,实际上是同一批人。
只不过,今日他们年轻,他日却已经老了。
乐水乡不大,一条小河环绕流淌而过。
小河上跨立着一座石桥,石桥造型普通,满是青苔的面貌告诉人们它已经有些年月了。
这石桥,是进出乡镇的必经路之一。
来来往往的人,听着陈元庆的吆喝,都是或多或少的看上他一眼。
面对人们好奇的目光,陈元庆挺着腰杆“无视”,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吆喝,的确需要一点勇气。
只能说,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现在的他,经历了生死,重生而来,倒是看开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
做生意就得要吆喝。
像是那些市值千亿的公司,年年都打广告,广告本质上来讲,和路边摊上的吆喝声没有区别。
为的,就是要让更多人知晓。
见到一位大叔拿着酒壶要进集市,陈元庆知道,这是自己的目标客户。
乡上上面,现在除了他这,就供销社里面有酒卖。
“叔,来乡上买酒啊!你来尝尝看,我这酒怎么样?”陈元庆很是热情的招呼,为了赚钱,总是得要让自己的脸皮厚上一点。
大叔向前的脚步停顿了下来,目光在牌子上面停留了一番。
“你这个酒,可以不?”
面对陈元庆的热情招呼,大叔也不好拒绝。
再者说了,多上个能打酒喝的地方,也是好的。
陈元庆拿起竹做的酒提子打了些酒来倒在一个专门的竹筒杯里面:“叔,可不可以,你先尝下味道就晓得了。我这是正宗纯粮食酒好喝不上头,可以用来泡药酒的。”
他这酒,采用川法小曲固态酿造工艺,属于清香型白酒。
白酒的香型挺多,主要有三大类: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
此三种酒当中,就生产成本而言,酱香型最高,浓香型次之,清香型最低。
所以,卖得起价的白酒,以酱香型为尊,浓香型次之。
清香型不仅仅在生产成本上低,在工艺上面也是三种酒当中最为简单的。
按照后世的说法,清香型属于入门级白酒。
所以清香型白酒的价格上面,一般都是较为低,卖不上价。
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喝得起的白酒。
“叔,这酒喝醉了,第二天醒来也不会头疼。”
现在的人,酒量真不小。
一个高兴喝上半斤八两,在此时属于相当正常的事情。喝得二晕二晕的,第二天早上起来头疼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叔接过竹筒杯,小口的抿了一下,点了点头,这酒喝着倒是不错。
比供销社卖的酒,要好。
大叔表示怀疑:“是不是哦?”
莫说喝醉了,就是喝多点酒,都要上头的。
喝酒哪有不上头的?
“叔,骗你做啥子嘛!以后我每场(每次逢场)都来卖酒的,要是我说得不对,你直接过来找我。我赔你钱!”
大叔犹豫了一番:“那给打两斤,我回去喝下,到底是不是你说的这样。”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