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军事角度来看,哥舒翰的部署非常正确。
唐军二十万人尽数出关作战,目标就是打穿崤函通道的防线。
因此哥舒翰特地将指挥部设在黄河北岸的高地,这样拥有最好的视野,战场动态也能实时掌握。
至于哥舒翰为什么不把十万杂牌军放到前面进行消耗,那是因为这群杂牌军不能打硬仗,要是败退下来很容易把后方精锐给裹挟进去。
在这狭长无比的崤函通道,十万杂牌军溃退下来必定会冲乱后方精锐的阵形。
到时候燕军只需跟在后面驱兵掩杀,唐军精锐便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反而还会全军覆没。
与其这样,倒不如直接动用精锐主力进行开路。
王思礼带着五万精锐唐军进入隘道后,他意外发现前方燕军只有几千人,于是下令发起猛攻。
崔乾佑站在崤山峭壁上密切监视唐军,他指挥燕军后撤引诱唐军进入伏击圈。
唐军主力立即乘胜追击,待到全部进入伏击圈。
崔乾佑正式开始围歼王思礼的五万精锐唐军,无数巨石檑木从悬崖峭壁上滚落下来,顷刻间就把大部分唐军士兵砸成肉泥。
崔乾佑的作战部署完全克制住哥舒翰,他在崤山南麓的密林之中偷偷隐藏八千同罗骑兵,数千弓弩手埋伏在山上,居高临下进行远程攻击,同时还有五千精锐重甲陌刀兵镇守在隘口深处,节节抗击迟滞唐军主力的进攻。
哥舒翰同样察觉到崔乾佑的作战部署,他立刻指挥唐军所有骑兵部队发起冲击。
只要骑兵能够列阵冲锋起来,燕军这点兵力根本无法抵挡。
可惜骑兵部队在这起到的作用很小。
众所周知,骑兵冲锋需要列阵形成冲击力,而越往里面越窄,导致骑兵完全冲不起来。
因此崔乾佑的步兵阵形反而克制住唐军骑兵。
最要命的是,崔乾佑在崤函通道的最窄处部署五千精锐重甲陌刀兵,这支部队死死顶住五万唐军的轮番猛攻。
双方激战一个上午,燕军仍然死战不退。
无奈之下,哥舒翰只能重新调整部署。
他连忙出动早已准备好的毡车,想要用它们冲开一条血路。
崔乾佑命令燕军士兵推来数十辆装满枯草的车辆塞住道路,纵火焚烧导致滚滚浓烟。
此时恰好东风又起,烈焰浓烟冲向唐军。
大量唐军在烟雾中刀枪乱舞,结果杀死的都是友军。
此时已经快要接近黄昏,唐军主力疲惫不堪,在狭窄的道路上挤成一团。
后方的十万杂牌军听到前面喊杀声响了一天,众人纷纷心惊胆战,再加上站了几个时辰又累又饿,士气已经濒临崩溃。
在这时刻,崔乾佑总算使出他的杀手锏,埋伏多时的八千同罗骑兵如同下山猛虎,从南边密林的豁口冲杀出来。
八千同罗骑兵从背后突袭王思礼的五万唐军,这支疲惫之师再也支撑不住。
本来后方十万杂牌军冲上来,也许还能挽救王思礼的五万唐军。
没想到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骑兵,十万杂牌军直接溃不成军,所有将士纷纷吓得夺路而逃,再也不管前方主力还在受到两面夹击。
看着前方被堵后路断截,这支苦战许久的唐军主力彻底崩溃,有人丢盔弃甲逃进密林,更多的人因相互推挤而掉进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