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时间,甲茂一边忙着联系学校导师,一边等待网上消息。
虽然寄出的信是假名,但公家单位有所行动必然会有痕迹可查。
然而过去一周,甲茂没等来反馈,倒是伊维说学校里各学院都在院内、班级群中再三叮嘱不要声张,要等待官方消息公布。
这话假得连影子都骗不过去。没等来巡查组和大规模调查,倒是市里成立一个调查组暗中来探访,被学院提前察觉。
据小道消息,师范大学副校长和数理学院书记、院长提前得到了消息出来迎接,几乎是成了表面文章,以几人被处分结尾。
影子诧异道:“这么敷衍吗?都说生命最可贵,合着就这么个可贵法啊。”
甲茂有些惆怅:“不是每个人,都把别人当人。”
“给学生办事,是公事;给自己拉关系,是私事。就算是公私不分,我一个普通学生肯定是做不了什么的”。
既然管事的人明着装傻,那么现在登场的就是调查员甲茂同志了。
他在门口店里买了个小红马甲,假装校记者团的同学联系当时的会务组,要到了调查组和校方对接领导的联系电话。
在学校外的奶茶店,甲茂与调查组的刘副组长顺利会合。
“我听说请吃饭的,请洗脚的,送礼的,倒是第一次见……请喝奶茶的哈。”刘副组长乐呵呵说道。
“刘组长,我是局里派来协助咱们调查组工作的,”甲茂态度摆得很低,“听说组里调查结果好像有结果了,方便透露一下吗?”
刘副组长笑得宛如弥勒佛,避而不答:“甲茂调查员看着很面生,是咱们师大的校友吗?做到现在这位置不愧年轻有为啊。”
“刘组长,”甲茂甚至略微松弛,“实不相瞒,要不是上头催得紧,我也懒得托人混进来调查。”
“现在学校、社会、上面都在关注此事,我家上司都怪我拖沓了,不知道刘副组长打算怎么给上面一个交代啊?”
安全局有催甲茂吗?自然没有。
像甲茂这样超能力有一定价值且配合工作的,安全局拉拢为主,监督次之,至少在这件事上,甲茂就可以代表安全局。
前几天他曾联系李哥打探其态度,安全局更像第三方监督,牌面很大,实际操作还是看当地有关部门。
但面对有关部门有所敷衍的态度,他和上面也很无奈。
当地官府态度暧昧主打一个“拖”字诀,恰好迎合了局里查清真相最好、最次按住不乱的态度。
加上本次事件虽然结果恶劣,但是没有第一时间扩散开来,即使甲茂有心声张也易被警告和制止。
许多公共信任危机的爆发都是自内向外,说到底,既有工作人员的疏忽、牟利等等,也有个别人故意捅出去引发社会关注。很难讲这些人是好意还是歹意,但甲茂从“搭便车”的角度,深知这类拱火行为极易惹火上身。
参考G省胡某案,被霸凌者失踪三个月后才被找到尸体并确认身份,明确其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甭管公众如何质疑绳索质量、质疑第一现场等等,大家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在此前后,一堆自媒体打着另有隐情的幌子疯狂消费逝者,愣是逼着警察叔叔动手抓了一拨传播谣言的违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