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结束了?”伊维不可思议地看着甲茂:“你做了什么?学校的公告全变了,说是要停职检查,还要联系警方重新定性!”
甲茂慢悠悠地吃着她带来的早餐,一碗笋干浇头面,还有一份石头粿,今儿个的伙食就是好,吃起来都比往常舒坦!
“喏,给你带的太平面条,”甲茂打开外卖盒。
“管院之前不吭气,咱们就当它不知道没听说,给一个善意的提醒嘛。”
书记和院长在此之前是否听说了?很难讲,但大概率是知道的。
知道不代表要处理,一方面对于管院来说一个转岗老师的存在说重要也不重要,搭上别的学院关系倒不失为良策。
另一方面,管院内部了解转岗事宜的也不算太多,关注少了,可操作空间就大了。
是谁让书记和院长改变了主意?
首先,肯定不是甲茂,虽然挂着一个听起来神神秘秘的调查员身份,但终究只是个外来者,只会让学院更加团结防止被架空;
其次,肯定不是学校,虽然甲茂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但学校在与调查组沟通时很大可能是没有与管院打过交道的,最多有人透露给管院领导一二当作八卦;
最后,也不是学院团口老师,她们的工作已经够多了,何况这事她们也够不着。
奥,当然更不可能是学生,毕竟无论是书记、院长还是老师都是长久待在学校的,而大学生的三四年与之相比实在是过眼云烟。
所以答案是书记和院长选择的掀桌子,或者说,代表学院整体意志的书记和院长,在大众意志前选择了甩锅,啊不,跟随潮流。
不过这也是因为数理发力在前,管院背刺在后,不然二者对冲反倒成内部矛盾。唯有事后从另一个事上着手,才有如此奇效。
接下来,甲茂要去拜访闫同学的父母、同学,在此之前他在此见了刘副组长。
对方并不知晓管院发生的事宜,只知道眼前这位调查员堪称只手遮天,几天时间就停掉学校之前的裁定。
即使不是本校领导,想来也在此地有点势力,便顺水推舟把手上资料借出去。
甲茂循着电话,与伊维以学校记者社的名义采访了闫同学父母。
二老虽然对之前千方百计掩盖真相的学校主动曝光感到诧异,但还是答应下来接受采访。
伊维:“叔叔阿姨你们好,我们学校给我们安排任务让我们做公共危机的事后回顾调查,需要请您配合一下。”
伊维所在的法学院确实安排了这样的——课堂作业,但这是上一届的,且与本次事件毫无关联,但不妨碍借个名来用。
甲茂按照剧本配合着说道:“我们想了解一下,就您了解到的这件事背后学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您有什么想跟大家说的。”
二老沉默,半晌,男人说道:“这件事不都结束了吗?我家小闫在你们这个XX学校丢了命,你们还想要干什么?”
伊维:“当然不是您想得那样,我们只是想过来探望一下,顺带想问一下您是否有其他诉求,或者对老师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