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还是像往常一样守着三个正在努力学习的家伙,应该说是两个,何威是凑数的,毕竟何威那肌肉比脑子还好用的身体确实不适合学习。
突然教室的门被推开,张管家走了进来,开口对方浩说道。
“王爷,前段时间你叫我在村子里找能读书识字的以及参加过前朝科举的书生们找来了,他们正在前厅候着,等王爷你过去呢。”
“哦~,以及都找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啊,参加过科举的又有多少人。”方浩问道。
“王爷,一共有21人,其中参加过科举的有5人。”张管家回复到。
方浩听到张管家的话,惊了,这么少,他以为怎么也能找个百来人吧,结果告诉他只有21人,将近一万人里面居然才挑出了21人,其中还只有5人参加过科举的,这比例实在是把他吓了一跳,跟他预估的实在是相差太多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其实主要还是他的要求比较高,方浩的要求是,读书识字至少要超过五年以上的才行,如果他把要求降低到两三年,应该还能给他再找十几二十人。
方浩也不再去纠结了,既然人已经找来了,那就去见见吧。
方浩跟张管家两人准备朝前厅走去。
此时的前厅,二十多个人都在议论纷纷,他们都是前朝时期的普通百姓家的读书人,所以并不受现在的大夏的皇帝李渊的录用,现在的大夏朝堂由五姓七望把控着,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家的读书人并没有入朝为官的机会,而此时的大夏也才建立几年而已,大夏也没有开科举。
“刘夫子,你怎么连也被王府请来了,你可是前朝参加过五次科举的人啊。”另一个叫李本杰的读书人好奇的问道。
这个叫做刘夫子的人,叫刘浩。
“你李老头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叫刘浩的读书人回答道。
接着一个叫唐思敏的书生开口问道:“你们说这王府把我们这些人都叫过来干嘛呢,这王府也不需要谋士,就是要请教书先生也不需要我们这么多人啊,而且传闻这王爷还是仙人弟子,也用不到我们这些凡人来教他啊。”
“是啊,王爷那么厉害,又是仙人弟子,也不需要我们这些凡间的凡夫俗子来教导他啊,我们也没那个本事啊,在座的各位从王爷最近在村子里办的各个产业也能看出来这王爷的本事。”一个读书人说道。
“是啊,是啊,现在咱们桃源村变化多大,以前我们哪敢想能吃到那么雪白的细盐,还有那亩产几千斤的土豆,还有那砖厂,水泥厂等等,现在咱们村子里可有不少人在王爷的各个产业里做工呢。”又一个读书人说到。
“你们说,会不会是要为王府请教书先生呢,至于把在场的各位都叫来,估计是从我们在场的人中,选一两位学识最高的出来,然后再教导王府其他人吧,毕竟王府可不是普通人家,王爷可是皇子,人家可是秦王,这王府的教书先生肯定不是随随便便就找一个的吧,那肯定是要经过考察的吧。”一个叫徐涛的读书人分析道。
这时最先问开口问刘浩的李本杰听到了这位叫徐涛的读书人分析,觉得有可能,于是就向他靠了过去,然后自我介绍到。
“这位兄台好,在下李本杰,桃源村本地村民,不知兄台大名。”
“啊,李兄好,在下徐涛,最近新加入桃源村的村民。”叫徐涛的读书人回答道。
“哦~,原来徐兄是刚加入咱们桃源村的村民啊,难怪以前没见过徐兄,不知徐兄为何会来到咱们桃源村呢,如果徐兄有什么难言之隐就可不必说。”李本杰说道。
徐涛回答道:“哪有什么难言之隐,就是家乡因为战乱生存不下去了而已,没有办法,只能随着父母兄长带着自己的妻儿想着来长安找份活计,但是长安也不让我们这些流民进去,官府还赶着我们回原来的户籍地,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刚好被王府外出的人员看到了,了解了一下我们的情况,就把当时随我一起的一百多流民带回了桃源,让我们在桃源安顿了下来,本来我是在咱们桃源水泥厂做一个记账账房先生的,昨天黄管事叫我今天来王府,所以我才来的,不然这会我还在砖厂上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