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华,你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啊。”
陆遥翻动着在他的围脖下面里提醒他华华发声的评论,目光凌然。
他也没有着急去看华华发了些什么,而是在暂停了节目之后,先看了下围脖热搜。
那些营销号就像是闻着味来了一样,打出一个个哗众取宠的标题,例如“惊!疑似华国第一位伟大钢琴家诞生!”
“爆!西方世界百年未有创新的古典钢琴曲体裁被华国素人创新。”
看标题似乎这些营销号对陆遥观感很好,已经肯定了陆遥的贡献。
但实则在陆遥点进标题之后,里面大多是在明里暗里嘲讽陆遥不自量力,互吹大气。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陆遥只是华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专业和音乐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年纪也才不过19岁,还没有过自己的二十岁生日。
之前的音乐作品,也大多是以作词为重,而这一点更考验的是文字功底而不是音乐功底。
从任何角度上来看,陆遥都完全没有创作出一个新的古典钢琴曲体裁,而且还是成熟的,集大成之作的能力。
他之前完全就没有足够的积累,足够的铺垫。
“意料之中。”
陆遥不悲不喜的扫过这些文章,在这些标题引流,内容踩低的营销号狂欢之下。
作为事件的主人公,他的围脖关注人数虽然在急剧上升。
但围脖下面的评论区,却多是嘲讽他失了智的。
虞艺安那边也是一样,甚至那些音乐相关行业的人士更是怒斥其作为有一定成就的高水平钢琴演奏者,居然会被这样一个外行给忽悠住,还给出这样惊世骇俗的评价,简直是胡闹。
这些虞艺安倒是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其中一些评论,却让她眉头微皱:“陆遥,你看一下华华的围脖。
他虽然没有明说你创作出钢琴曲是天方夜谭,毫无可能之事。
但用心却更是险恶,他明里在说以我的眼光,应该不会看走眼。
但暗里,却是在暗示,即便你的作品是真的对音乐体裁进行了创新,也不大可能是你自己的作品。
而是假托他人之手,创作而出。”
“这个华华,虽然狗改不了吃屎,但还是学精了啊。”
陆遥闻言,也是不由地眉头一挑,点开了华华的围脖,果然看到其刚发的文章。
其中意思,和虞艺安所说的差不多。
不得不说,这一手很恶心。
即便在专业人士的鉴定之下,陆遥的这首夜曲真的开创了一个新的音乐体裁,但因为营销号罗列的,也确实是实话的一些不利条件。
也一定会有相当多的受众会去相信他的说法,即这首降E大调夜曲并不是陆遥的作品。
即便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明白,这样的作品,可以载入音乐殿堂的荣耀,根本不会有人会舍得拱手让人。
别说是身为孤儿的陆遥了,就算是那些顶尖钢琴演奏家,顶尖钢琴作曲家的儿子,也不至于上来就用这样的作品铺路,总是要循序渐进的来的。
但人嘛,嫉妒心理是常有的。
他们会忽略这些常识,而去选择相信他们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