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时一番话说完,诸将顿时寂静无声。
林时顿了顿,接着说道:“是以此战,本帅不打算给大家规定那么多条条框框,诸位只需准备好死战即可!”
诸将继续沉默。
只是,眼中已经升起熊熊战意。
忽然,程名振起身问道:“不知大帅,准备何时发兵?”
林时目光扫过诸将,问道:“诸位麾下本部大军,可都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诸将一愣,最终由程名振代为回道:“数月前,陛下已经下达了全军备战的圣旨,潼关十七万大军,已经悉数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只是这后勤之事……想要保证二十万大军的后勤,恐怕非得要一个强力的军司马不可。”
林时点点头:“军司马陛下早已定下,乃是原龙武军行军司马李瑷,大军出征伊始,李瑷便会带人第一时间接管潼关城。”
“李瑷?”
众将面面相觑,齐齐皱起眉头。
就连李晟,也是有些迟疑。
他起身,问道:“大帅,顾司马不来吗?”
林时点点头:“他在河套,筹备三年后的北征事宜。”
“北征?”
众将异口同声惊呼出声:“什么北征?”
“北征就是北征,什么北征,当然是灭掉蒙庭。”
林时嗔怪的笑骂一句,随口道:“这事你们不用管,目前还在筹备阶段,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兵练好就行,等到什么时候要出征了,本帅难道还能忘了你们?”
这话一出,众将脸上纷纷露出笑意。
北征之事,的确让他们惊讶了一下,但一想到林时的能力,众将反倒不觉得奇怪。
大帅终究是大帅,不论他做出什么样的谋划,都是合理的。
他们要做的,就是跟着大帅捞军功。
随口安抚了众人一句,林时接着说道:“军司马的人选一事,大家不必担忧,陛下既然选中李瑷,那就证明他拥有保证二十万大军后勤的能力,何况深神都距离关中就这么点距离,若粮草当真断绝,无非也就是花几天时间打回来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事。”
听见林时的宽慰,诸将微微颔首,尽管心有疑虑,但也没再多言。
林时也不再多言,开始与诸将推杯换盏。
一顿饭吃完,可谓宾主尽欢。
林时微醺之时,便停下饮酒。
林时一停,诸将也停下,神色认真的竖起了耳朵。
诸将都明白,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说正事的时候。
林时也不卖关子,直言道:“诸位,此战,本帅预定的时间是三个月结束战斗。”
听见三个月这个数字,诸将顿时一愣,心里疑虑更甚。
这可是灭国之战。
三个月结束,这可能吗?
林时像是看穿诸将内心,笑道:“诸位是不是觉得,三个月灭国,有些天方夜谭?”
诸将互相对视,谁也没有搭话。
但有这样疑虑的人显然不少。
林时摇摇头,也没有多解释。
话锋一转道:“多余的废话咱们也不多说,灭国之战,不是儿戏,诸位回去之后,查缺补漏,三日之后,大军准时开拔,谁若贻误战机,休怪本帅军法不容情!”
诸将神色严肃起来,沉声道:“末将领命!”
林时微微颔首,举杯送客。
诸将起身,有序退出礼厅。
林时坐在原地醒了一会儿酒,旋即带上陆氏三兄弟与亲卫出了帅府,开始巡视大营。
他相信,潼关诸将不敢糊弄他,大军也保持着应有的战力。
顾知洲的能力,他还是相信的。
但相信归相信,作为三军主帅,林时不可能容许此战出现任何意外。
三个月时间一战灭国,本身时间就非常紧迫,若是因为一个小纰漏而使得战事出现什么意外,那他直接哭死。
都在改建过后的潼关城中,不时钻进军营查探一番。
清冷的寒风吹来,彻底吹走了林时的酒意。
同一时间,大魏皇宫,皇帝姜承已经在大殿之中枯坐许久。
他双目通红,脸上的胡茬纷乱,一头长发乱糟糟的,整个人看起来尤其憔悴。
昨日,他便已经收到了拱卫司的细作传来大梁出兵的消息。
林时亲率三万大军赶赴潼关,与潼关十七万大军合兵一处,共计二十万大军,准备东出潼关,灭魏。
昨夜,他紧急召集满朝文武商议对策。
商议一天一夜,最终,得出来一个对策,迁都。
迁都辽东或是两淮之地。
以山海关或是淮河,作为阻拦大梁大军的屏障。
这一次,甚至连一直主站的苏宁与安仁修,都同意了迁都之策。
理由是神都洛城无险可守,若与梁军鏖战,胜算不足百分之一。
这还是他麾下对大梁最无畏惧之心两位心腹爱将说的话,更遑论其它朝臣。
绝望蔓延在姜承的内心,让他失去了神志。
他从未想过,百年霸主的大魏,竟然也有商议迁都的一天。
大魏的百年国运,就要断送在他手上了。
可是,凭什么呢?
他非昏君,更非庸君。
他自认登基这些年,上无愧宗庙社稷,下无愧黎民百姓。
可是,他就要亡国了!
凭什么呢?
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枯坐良久,他一双眸子陡然瞪大,沉声道:“来人!”
话音落下,几名宫人冲进大殿。
姜承面无表情的开口:“马上给齐国皇后去信,告知大梁兵犯我朝之事,命他整合南齐大军,全力进攻荆州,协助大魏牵制大梁。”
宫人一愣,赶忙点头应是!
姜承闭上眼睛,良久,继续出声:“再传苏宁,安仁修进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