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飞养殖啥的还行,让他跟王叔箕子说话,他还真的不太敢。
崇应彪再一次充当起了中间商的角色,倒是让其他世子对他有些不一样的看法,甚至王叔箕子也对崇应彪十分赞赏,他正愁没有可以给当地的百姓和奴隶施恩的地方,正好送上门来,他自然会欣然接受。
更何况崇应彪也代替薄庆父子二人保证了,不论北境产出了多少兔子,他们都能吃得下。
为什么不把方子拿出来呢,箕子刚到此处,若是动作太大,容易伤到自己,还不如卖个好给薄家,正好他也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年纪大了,长途跋涉,脑子就有些转不动了,太累了。
帝辛看着黄明给自己的密信,嘴角无语的耷拉了下来。
还以为箕子王叔会不那么谨慎呢,竟然还有这么充足的理由来搪塞自己,果然是个老狐狸。
不过其他诸侯封地的发展进度,就是在帝辛的预料之中了。
他就是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大王,是凌驾于他们所有人之上的王,他手里的东西,想给就给,想不给就不给。
但若是给了,就一定能让他们过得更好,若是想要过得好,就要分清楚该对谁忠心,不该做什么出格的事。
就这样,各诸侯封地里的人都好好的过了一个衣食充足的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始终是让大家伙觉得自己的未来不是那么一眼望到头的了。
野猪家族彻底遭了难,到处都是要抓住他们的人,甚至还要断了它们儿孙的子孙根,简直是岂有此理啊!
成年的野猪很难对付,但再难对付,也难不倒这些熟练工,各种老六陷阱和行为接连出招,看得封地里的将领们是一愣一愣又一愣的,直呼自己学到了。
射杀的成年野猪也不会浪费,肥肉熬油继续保存剩下的肉,阴凉保存,甚至可以调味,大家脑洞大开,各自发挥,反而做出来了不同地区不同特色味道的油封肉,甚至是腌腊肉。
而小猪们的人生也从野外的荒野求生,变成了人工养殖,主打一个住宿环境提升,吃饭水平提升,除了自由,什么都提升了。
尤其是劁猪这件事做完以后,猪的生长速度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白条猪,但是也比以前的要快多了。
大半年的时间里,愣是长了一年多的体型,这样各地的百姓们都十分的感激涕零,丰收娘娘庙是盖了一座又一座,对于帝辛的名声也渐渐的好转了不少,颇有些转型贤君的意味。
西岐的酢已经在加速生产了,可还是比不过北边的兔子和东边的海盐,不过值得让人欣慰的是,南伯侯鄂崇禹还是没有找到苏妲己说的那种黑色杆杆,至少西岐不是最后一名。
姬昌虽然难过雷震子不回西岐,但至少有大儿子伯邑考在,雷震子想来还是会更加偏向自己家乡的,甚至若是能交好几个北边的诸侯世子,将来举事,保不齐会更加对自己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