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出入口处,几个站岗看守的城卫衙役,正在搭建的棚子下吃吃喝喝,时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笑骂声。
周衍转过头,看向侧前方侧前方几十丈的城根,那里简单的破布帐篷连成一片。
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站在帐篷前,盯着围栏处咽了咽口水,随后羡慕的看向那些扛包的脚夫,却没人敢上前。
因为他们是流民,无户无籍的流民。
周衍心中暗叹一声,他若不是运气好,有程叔和杨伯两人帮衬,此时怕是和这些流民汉子也相差无几。
没有人担保帮衬,就是有一身力气,也没有活来给你做。
只能拿一些官府发派的任务,得到勉强糊口的钱粮。不少流民,便是被此逼得只能投身士绅之家,为奴为婢。
更有不少被逼的落草为寇,劫掠谋生。
据说南方一支横跨三府九郡,啸聚一方的乱军,其首领就是流民,手下士卒将帅也多为流民黑户。
“大雍还这样搞,也不怕以后遍地烽火。
“到时候有人砍了皇帝老儿,来个天街踏尽公卿骨就有意思了。”
周衍带着几分恶意的想着,和杨老头一起来到城门前,熟练的掏出腰间挂户木牌,又掏出二十文放到城卫手中。
其中十文的流民入城费,十文打点钱。
而普通百姓,不需入城费。
对方看了眼木牌,掂了两下铜板,笑了下,挥手让他进去。
潜蛟县城内主道皆由青石铺就,一十二条主道分隔出四大城区和三十六处坊市。
周衍要去的柴行柴市和杨老头的药行并不在同一城区,是以两人进城后不久就分开,等办完事在城门口汇合。
转过街角,穿过三四个街区,两侧房屋便从之前略显简单破旧,变成了鳞次栉比的二层阁楼。
各式店铺、酒楼、客栈充斥,路上穿着各式衣衫的行人更是络绎不绝。
周衍挑着柴,走到街区尽头,便能看到这里一大片区域被栅栏隔开,里面一垛垛木柴整齐罗列,不少人正拿着尺在旁丈量,交付钱款。
而在场中央,一杆数丈高的旗杆树立,上面飘荡的旗上绣着一块劈砍开的木墩,还有大大的两个字——
柴市。
周衍挑着柴走进去,立刻有管事迎上来,并指着一旁的柴垛说道:“周小兄弟来啦?这是你今天的柴垛,你看下,分毫未动。”
周衍扫了一眼,见和记忆中分毫未差,开口笑道:“不用,胡家办事,有口皆碑,不可能差了我这点银子。”
他边说边放下担子,将一捆捆柴打开,落在柴垛上。
潜蛟柴市卖柴,因为木柴含水等方面原因,一直不以斤两来买卖,而是以其大小来进行交易。
据周衍观察,此世一垛柴和前世一方相差无几,一担则大致是一垛的百分之一。
旁边的伙计等周衍摞完,上前拿尺丈量,不一会竖起拇指:“一垛余出来一担半,小兄弟,了不起啊!”
管事在一旁笑道:“那是,咱们柴市谁不知道周兄弟的厉害?
“旁人五六天能有一垛,那已经是十分能干的了,大多数十天才能有一垛。但周兄弟这些天,哪天不砍这些柴?”
周衍在一旁笑道:“卢管事这话说的,我能安心打柴,还不是因为咱柴行公道,又清理过几回柴霸?
“不然我再能打柴,那也是给别人打白工罢了。”
周衍这番话,可说到了卢管事的痒处,当时正是他带人清理了潜蛟县柴霸,定下了这番规矩,如今被人夸赞,不由心中一阵舒服。
他面上带着一丝笑容:“还是咱潜蛟县这周围山上草木丰茂,成材极快。
“不然周兄弟你这个打柴法,怕是没几年就会有秃山喽!”
周围几人不由哈哈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卢管事看了眼柴垛,对周衍道:
“一垛木柴七百五十文,一担半十一二文,一共七百六十二文。
“周兄弟在我这多次卖柴,这次我便做主凑个整吧,八百文!”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布囊:“这是八钱银子,还有票据,小兄弟收好。”
“多谢卢管事。”
周衍面露喜色,伸手正要接过,一道声音突然传来:
“慢!”
周衍目光微凝,只见前方一身着华服,看着十六七的少年正走过来,对着管事沉声道:
“卢管事,你就是这么给我胡家做事的?”
卢管事看到少年,面色微变,额头现汗:“少爷,我这不是……”
“行了。”胡少爷一抬手,阻止了卢管事,缓步走到周衍身前。
周衍面色不变,心头微沉,胡家是潜蛟县四大家族之一,在此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整个县城的柴市都归其掌管。
甚至有传闻胡家在郡城之中尚有关系,连潜蛟县令对胡家都多有倚重。
这种纨绔子弟,若是因为一时心血来潮想要为难谁,以后这潜蛟县,怕是不好呆了。
“卢管事对我不薄,若是因此受罚,怎么也得想办法帮衬帮衬他。
“这小少爷若是想对付我,我也得准备些后路,还不能牵连到程叔他们……”
周衍脑中念头闪的飞快,耳中听到“啪啪”两声。
转头看去,只见胡少爷拍了拍柴垛,对着卢管事道:“这样上好的一垛柴,你只给八百文?
“让别人知道了,还以为我胡家专门坑人呢!
“去,立刻拿一两纹银给这位兄台。”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