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星轧钢厂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易中海和刘海忠仗着自己资历老,在厂里可谓是“威风凛凛”。平日里,他们走路都带风,下巴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傲慢。对那些年轻的工人,他们常常颐指气使,安排工作时语气强硬,丝毫不给对方反驳的余地。若是工作稍有不顺,他们就会大发雷霆,骂人的声音能传遍整个车间,工人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最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乌云般笼罩了整个轧钢厂。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类型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着新颖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不断抢占着市场份额。红星轧钢厂的订单量因此急剧下滑,原本忙碌的生产线变得冷冷清清。仓库里积压的货物堆积如山,像一座座小山,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资金也被这些积压货物套牢,周转出现了严重问题。
厂领导李怀德急得焦头烂额,他的头发变得愈发稀疏,脸上的皱纹也愈发明显,整日在办公室里踱步,眉头紧锁。为了解决问题,他多次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可易中海和刘海忠一到会议上,就开启了互相推诿模式。
易中海坐在会议桌前,身子往后一靠,翘起二郎腿,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满不在乎地说道:“这都是设备老化的问题,咱们厂的设备用了这么多年,早就该更新换代了。要是能换上新设备,生产效率肯定能提高一大截,到时候产品质量上去了,自然能吸引更多订单。”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在强调自己的观点。
刘海忠一听,立刻像被点燃的火药桶,跳了起来反驳道:“更新设备?说得倒轻巧,钱从哪儿来?你出啊?我看根本不是设备的问题,就是工人干活不积极,没有一点责任心。要是都像我一样,每天早早来上班,认真负责地工作,厂子能成现在这副模样?”他涨红了脸,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眼睛死死地盯着易中海。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乱飞。全然不顾其他工人投来的不满目光,有的工人无奈地摇头,有的则小声地嘀咕着。
就在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直坐在角落里默默听着的技术骨干小王站了起来。小王平日里就对易中海和刘海忠的专横作风十分不满,这次看到厂子陷入如此困境,而他们还在争吵,实在忍不住了。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两位前辈,现在真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咱们应该齐心协力,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市场在不断变化,咱们不能总是守着老一套。”
易中海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脸涨得通红,指着小王的鼻子骂道:“你一个小毛孩,懂什么?在这厂里干了几年就敢大放厥词?这儿轮得到你说话?”他的声音尖锐,充满了愤怒和不屑。
小王也不甘示弱,挺直了腰板,直视着易中海的眼睛说道:“易师傅,现在是危机时刻,厂子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你们一直这样争吵,不解决实际问题,厂子迟早要被拖垮。咱们得把心思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厂子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
会议最终不欢而散,易中海和刘海忠心里窝着一团火。他们觉得小王太不懂规矩,竟敢公然反驳他们,这让他们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为了找回面子,两人决定给小王一点颜色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易中海就找到了小王,故意给他安排了一堆又脏又累的活儿,什么清理设备死角的污垢、搬运沉重的原材料,全是别人都不愿意干的苦差事。他还在一旁不停地指手画脚,一会儿说小王动作太慢,一会儿又说他干活不认真,稍有差错就大声呵斥,声音尖锐刺耳,整个车间都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