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人口中所说的两个好心人,
不用想也知道,是李远策他们几人安排出去的探子。
城楼底下,
在大致询问了一番难民们的来历之后,李远之心中有了定论。
“既然你们是逃难而来,想来是被逼上了绝路。不然谁也不会带着妻儿老小离开生养之地。”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难民们的共鸣。
“是啊,是啊,贵人说得太对了。要不是没了活路,我们也不可能举家逃难!”
“世道不让我们活,领地更不让我们活。我们只能想办法寻找活路。”
“求求贵人给我们一口吃的吧……”
“我们听说秋叶领的领主大人是时间一等一的仁义主君……”
李远之压了压手,开口,“我们少主的确是一等一的仁义主君,既然你们能来到我们秋叶领,也算是你们运气好。
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食物,但前提是你们要留下来,用你们的劳动力来换去粮食!”
在短暂的沉寂之后,
难民群中爆发了一道道惊喜交加的声音。
“我们愿意留下来!”
“我们愿意!”
……
“好!既然你们愿意留下来,并加我到我们领地,那么就排好队列。”
李远之说完,激动的难民群慢慢以家庭为单位,将队列排列起来。
好一会,
见队列排好,李远之吩咐城卫军打开栅栏,将难民给放心来。
难民们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走过栅栏,然后在城卫军的指引下,来到城楼底下,以往用来等级工分的位置,进行信息登记。
最先来到石台前的是一家三口。一对年轻的夫妻,以及一个七八岁做后的孩童。
石台后坐着的笔吏扫视一眼,目光落在三人中的青年身上。
“叫什么名字?”
青年十分紧张,一时间竟然忘了回答。
直到笔吏第二次询问,青年才回道,“回……回这位先生的话,小……小民名叫郑开。”
笔吏挥动毛笔,将名字记下,
又问:“年岁几何?”
“二十有一。”
“可有什么擅长的手艺?”
“回先生,我……我回木工手艺。”
可能是青年没有一开始的额紧张,后面的回答愈发流畅起来。
一问一答间,笔吏很快就将青年的信息登记完毕。
随即又开始记录青年妻子的信息。
将三人的信息都记录完毕之后,笔吏一指左手边,你们先那边。
青年又开始紧张起来,在城卫军的注视下,带着妻儿来到笔吏手指的地方。
青年一家三口离开后,又有四人来到石台前。
“叫什么名字?”
“回先生,小民叫万平。”
“年岁几何?”
“四十有五。”
“可有什么擅长的手艺?”
“我会修缮屋子……”
五个笔吏一起登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将所有难民的信息登记完毕。
随后李远之将登记好的册子整理一番,上了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