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许愿浑身一颤,眼睛瞪得像铜铃,如同如同见鬼,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死死的盯住赵伯,浑身颤抖,许愿一副被雷来回劈了好几回的样子。
他这副表情,倒是给赵伯吓了一跳。
“许愿,你怎么了?”
许愿脑子晕晕的,有种被一万道天雷同时击中的感觉。
“赵伯,你刚才,念的是啥?”许愿声音里的颤抖,摁都摁不住。
赵伯瞪了他一眼。
“大惊小怪,这是我辈读书人沟通天地才气的引文,也是大启所有读书人走进学堂要学的启蒙文章,你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
许愿心中狂吼。
可这在前世家喻户晓的动画片主题曲,怎么成了这个世界读书人引动天地才气的引文!
等等!
许愿艰难的咽了下口水,猛地抓住赵伯的手腕。
“赵伯,这个引文,是谁写的?”
“不,是谁传下来的!”
赵伯被许愿抓的有些手腕发疼,本想甩手挣开,但见许愿眼中的急迫不似作伪,下意识开口道。
“此引文是文庙所传,读书人天下传唱。”
许愿不撒手,疯狂摇头。
“不是,我是说这引文是何人所作!”
赵伯脸上忽的涌现出一抹强烈的拜服,挣脱许愿的手,朝大启京城所在的东北方向一拱手,一脸肃穆。
“此文,乃我大启天下读书人共师,一手创建文庙的东方相爷亲笔赐予天下读书人的。”
许愿脑子又乱了。
东方相爷?
一手创建文庙?
“等等,这个东方相爷是什么人?他家在哪儿,是干什么的,都有过什么遭遇?”许愿急问。
赵伯脸上干咳了一声。
“许愿,你失态了。”
许愿这才反应过来,因为太过激动,自己的嘴都快贴到山羊胡老头脸上了。
赵伯站起身,再次朝青山文庙方向一拱手。
“东方相爷名讳,岂是我等读书人可提的。”而后有些严肃的望着许愿。
“相爷的生平,长安购置的书里都有,你没有看过?”
许愿一挠头,有点尴尬。
他还真没看过。
赵伯望着脸色奇怪,自言自语,状若疯癫的许愿,叹了口气。
唉,看来是痴憨的毛病还没好利索啊……
然后,也不管嘴里不断叨咕的许愿,赵伯一转身,跟朝铁蛋儿道。
“铁蛋儿,虽说无字碑碎裂不是你所为,但此事因你而起,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不给小镇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明日,我带你去一趟青山县文庙。”
见铁蛋儿有些害怕,赵伯慈祥一笑。
“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铁蛋儿看了看妇人,点了点头。
“我听赵伯的。”
就在这时,许愿忽然蹭的跳了出来,猛的蹦出了一句。
“我去,青山县文庙,我带铁蛋儿去。”
赵伯一皱眉。
“胡闹,没有才气,青山县文庙岂是任何人都能去得的地方……”
话刚说到这,赵伯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浑浊的眼珠里,猛然爆发出一抹精芒。
只见,不知何时,一身月白长袍的少年,手中忽然多出了一块红彤彤的牌子。
牌子上,一个‘火’字,春日下,一缕乳白色的才气,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