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洋六镇开始,到后来的各路军阀,多数军官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少数送去日本军校留学归来的,多担负北洋新军的中高级军官,这些人是不会直接抓白刃格斗训练的。而且白刃战相对于远距离放枪放炮来讲,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更强烈,没有过硬的生理和心理素养,以及严格的纪律性,是很难发挥出威力的。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兵败如山倒的负作用。
而桂军 809团一营虽然是英式钢盔,德械轻武器,但刺杀训练却是并没有继承原北洋系军队的训法。只因为营长李德章原先是草莽出身,后来桂军在组建第31军组建时,他带了 180多人的绿林武装直接投军,这位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伤疤的粗壮汉子,被直接授予少校营长,而他的那些兄弟则被打散编进全团各个营。
李德章虽然没什么职业军人的气质,却总是能出奇制胜。正因为当年在山上落草时,武器装备十分有限,而且人员多是好勇斗狠的亡命之徒,所以每次对付官军进剿或是与民团作战,都是先放一阵枪,扔几颗雷,然后就开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冷兵器拼命式打法。
而在抗战之前,桂军请的军事顾问和教练,都是从日本高价聘请的。不仅按操典进行一些基础战术训练,而且,还应李宗仁、白崇禧的要求,对像李德章营这样的有武术基础的单位,更加突出刺杀训练。
今天,第一次和小鬼子打仗,也是一营第一次正规作战。前面的三板斧,被李德章分别称为当头棒、旱地雷和天女花,也就是借助地形放过先头直击本队、预埋地雷出敌不意炸翻天、极限距离全体投弹饱和攻击。而白刃格斗这一招,则被李德章当成压箱底的撒手锏。
战场上,中国士兵们怒吼着冲向敌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决绝,仿佛要将这些侵略者全部消灭。他们手中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如同死神的镰刀。
果不其然,随着一营两个连的突然反击,而且是从山顶一冲而下的雷霆之势,让原本已经动摇了的鬼子步兵彻底乱了阵脚。他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有的甚至扔下了武器,向山下狂奔。
这就是心理战的威力,其实拿单兵技能来讲,无论是射击还是刺杀,809团与武田大队都不可能有掰手腕的可能,但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集中在一起,却一点一点凿穿了日军的心理防线。
心理崩溃的军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虽然,日军中也有一些参加过日俄战争,曾经在尸山血海中摸爬过的战斗骨干,但是毕竟只占少数,这些老兵只是稍稍阻滞了一点中国军队冲击的速度。随着灰蓝色和土黄色两种军服纠缠在一起,日军原本明显占优的火力优势,算是彻底丧失了。冲锋号声、喊杀声、叫骂声、金属碰撞声,成为一场沉闷而血腥的交响曲。
此时此刻,崇宁早已按耐不住,他的心中充满了战斗的渴望。但是作为装甲兵出身,他对刺杀并不熟练。他一边快速拉动枪栓把最后几发子弹钉进几个鬼子军曹的脑袋,一边用目光在战场上搜寻那件他最称手的兵器。心中快速默念那套熟悉的招法: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