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拿了东西也没有立马回家,反而跟着姜远回了小院那边。
小院没有开火,姜远便在国营饭店买了几道菜来招待姜宁。
一到家,把饭菜摆上就开饭了。
这边国营饭店做的饭跟王姨做的饭菜,风味有些许不同,但总体来说是好吃的,姜宁也乐意换个口味。
刚吃到一半,三人话也多了起来了。
“宁宁,你刚才看到没,外面那里?”
姜宁实在拿不懂,姜远这没头没脑的在讲些什么,满脸疑惑。
“有人做生意了。”
见姜宁真不懂,姜远凑到她身旁,压低了声音。
不就…
做生意?
姜宁反应过来后,也是一惊,在她印象里,十二月份改革开放的政策才落实,怎么那么早就?
“很多人?”
“没呢,就小巷里,现在不是管的挺松了吗,那些大妈大婶支个小摊,偷摸着在学校边上,卖些早点。”
姜宁听的也是心惊肉跳。
现在的人消息都那么灵通了?
那么大胆?
粮食不是定量的吗?
还有那些红袖章不管?
像是看出了她在想什么,裴秀给她解惑。
“听说她们上面有人,上面有这方面的意思。”
近来,裴秀很久没见过红袖章了,对那些大妈大婶的行为也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不愧是首都呢,这嗅觉不是一般的灵敏。
姜宁感叹,但也想到另一个问题。
“二哥,你也想?”
到底是十几年兄妹了,不说百分百了解,也清楚个八九成。
自家二哥这么热心,那么关注,一看就不对劲。
姜远点头,“宁宁,我觉得这是个机遇。”
他常看报,从宣布高考恢复,到现在大妈大婶那些小动作,还有越发放宽的街道,他隐隐察觉到接下来国家会有大动作。
这一次机会不能错过。
姜宁也惊讶于二哥的敏感,她知道历史走向,知道国家接下来的走向。
但自家二哥凭借着自己的嗅觉,还有观察到的,就有这等敏锐了,真的不可思议。
但姜宁也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大家也都不是傻子,有如此嗅觉的肯定还不少,只不过还在观望中罢了。
“你说,我也干怎么样?”
姜远一脸激动,为找到先机而激动。
“不建议,你会做饭?有时间?还是你有本金?”
姜宁毫不客气的给姜远泼了一盆冷水。
即使改革开放能捞到金,但也绝对不是这个时候。
没有确凿的政策,只凭小道消息和一腔热血,这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姜远被泼了一盆冷水,发热的头脑也冷静了不少。
这些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