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合作顺利推进、经济腾飞的滚滚浪潮之下,叶道夫深知,这一场由跨国贸易掀起的繁荣,正源源不断地为大秦帝国的百姓带来前所未有的后勤保障与丰厚收益。
港口,作为国家经济脉动的关键枢纽,在七天之后,迎来了历史性的开放时刻。叶道夫大手一挥,沿海地区星罗棋布的港口齐刷刷卸去往日的限制,以海纳百川之势向全球敞开怀抱,热忱欢迎各国商人纷至沓来,投身这场跨国商贸的盛宴。
此消息仿若一阵飓风,刹那间席卷全球商界,引得各路商贾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虽说平日里,因着国际局势的暗流涌动,不少商人对大秦帝国心存几分忌惮与敌意,可在巨额利润的诱惑面前,一切芥蒂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商言商,有钱不赚,岂是商人本色?
于是,各国商船如过江之鲫,浩浩荡荡驶向大秦海岸。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连串超乎想象的惊喜与震撼。
起初,他们驾驶着自家那普通至极、中规中矩的货船而来,满心盘算着装满物美价廉的秦货返程,大赚一笔。
可当真正踏入大秦帝国的港口,见识到那一艘艘堪称海上巨兽的货船时,瞬间惊得合不拢嘴。
这些由大秦自主研发生产的货船,仿若工业文明的巅峰杰作,速度快若奔雷,效率高到惊人,载货量更是自家船只的数倍乃至十倍之巨。
叶道夫瞅准商机,顺势推出租赁业务,大方地将这些海上“巨无霸”租给外商。
一时间,外商们纷纷弃旧换新,满心欢喜地租用大秦货船,殊不知,悄然间已踏入叶道夫精心布下的棋局——让他们对大秦海上运输力量形成依赖。
毕竟,自家造船厂短期内根本无力打造这般先进的货船,长此以往,经济命脉便如丝线般,慢慢攥在了大秦手中。
商贸往来,有进有出。外商们倒也没空手而来,带来了本国形形色色的商品,试图在大秦庞大的市场里分一杯羹。
只是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打击,双方贸易逆差悬殊得令人咋舌。
大秦出品的商品,品质上乘、工艺精湛,如畅销全球的高精尖电子产品、匠心独运的手工奢品,每每上架便被抢购一空,轻轻松松便能斩获百亿销售额;反观外商带来的货品,大多属于低端品类,做工粗糙、设计老旧,在大秦市场上备受冷落,仅有区区一亿销售额,唯一的销路,竟是靠着小部分民众图新鲜、追“洋货”的猎奇心理艰难支撑。
但叶道夫的目光从未局限于经济领域的高歌猛进。沿海百姓钱包渐鼓,一幢幢崭新楼房拔地而起,处处洋溢着富足气息之时,他的心思已飘向了军事战略的版图。
一日,叶道夫召集各方军事智囊齐聚帝王阁,众人鱼贯而入,还未及寒暄,叶道夫便开门见山地抛出重磅议题:“今日邀诸位前来,事关重大,我意拿下古芭,将其变为大秦帝国的海外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