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海纳百川,实在令我折服!为公子办事,定当万死不辞。”方选也跟着客套,挑好听的夸了刘仲达几句,见对方表情舒缓,才开始说正事。
“氐人至多三五天就会原路返回,换而言之,最快五天,最慢七天,黄土城就会迎来贺兰单于的反扑。”方选道,“得在五日之内做好准备。而且,此次必须硬碰硬,打出立威之战。”
“氐人擅长骑射,来去如风。”宋廉道,“我固守尚且困难……”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方选道,“我方坐拥地利,以逸待劳,如今城内又接收了难民超过千人,只需合理利用,必能事半功倍。”
“如何利用?”宋廉又问。
在他看来,将这些人稍加训练,用来补充城防力量尚可,真开出城去打仗,面对的却是训练有素的骑兵,断然没有一丝胜算。
方选立即详细说出自己的计划,以及对众人的安排和部署。由于之前空城计的成功,众人对他的计策深信不疑,此刻自然言听计从。
“全凭先生做主。”刘仲达对从怀里掏出令牌,双手呈给方选,目光中满是期许。
“定不辱命!”方选双手接过令牌,对众人说道:“事不宜迟,即刻开工。”
众人得令,立即起身。
刘仲达正要朝外走,却被方选拦住:“少公子一夜未眠,不如先去歇息,凡事有我,公子大可放心。”
“我身为主帅,岂能临阵退缩。”刘仲语气坚定地回道。
说话间,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确实有了无比的困意,却依旧想表现出自己身先士卒的决心。很显然,昨晚方选的一席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方选道,“公子好生休息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刘仲达复述着,又问,“何为革命?”
“就是改变命运!”方选解释,“得先有一副好身体,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全城百姓的命运。”
众人听了,纷纷附和,无不出言相劝。刘仲达默念着那句话,点头道:“好!我这就去休息。”
互相道别,方选领着众人出门。
离开城主府后,一众人顺着大道朝城北走。
除却宋廉骑马,方选骑驴,其余人等都是步行,加上各自的随从,一行十多人浩浩荡荡朝前走。一时间,街面上的路人纷纷躲避。
“真奇怪啊。”方选暗道,“他们躲什么啊?”
路过一个街口时,就见有一大群人在聚集。
方选多看了一眼,见是一家粮铺,人群正朝门里挤,互相推搡毫不相让,仿佛在争抢着什么。
城内建筑按照功能划分区域。中间一条主干道,以城主府和县衙为中心,往南是城内富户的大宅,在它们后方,聚居着大部分市民。而道路往北走,则是商业区,包括路边的客栈和商号,以及他们后方的作坊和店铺。
面前的这条巷里子,包揽了城内几乎所有粮铺,所以又称粮店街。
从眼前的景象来看,很可能城内已经开始缺粮,甚至引发了市民恐慌。
“过去看看。方选道。
见他们出现,尤其是看到宋廉等人的装扮后,原本吵嚷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范文怀走过去,分别问了店主和顾客几句,随后回来说道:“这店铺里的存粮所剩无几,店老板不愿再卖,所以导致此番景象。”
“去别家看看。”方选说着,迈步朝巷子里走。
果然,几乎所有粮铺都是同样的说辞。
范文怀又拉过几个求购粮食之人询问,得到的回答几乎毫无二致,都说是最近城内有传言,说难民越聚越多,城中存粮早晚吃光,得提前购买做好准备。
方向听了,瞬间感觉到不对劲,他嗅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于是随手拉过一个人问道:“你家里的存粮可是吃光了?”
“回禀老爷,还够吃些时日,只是都在抢购,小的实在恐惧,生怕过几日买不到,所以也就来了。”对方老老实实地回答。
又问了几个,几乎都是相同的回答。
方选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这明显是有人在炒高粮价。
于是问范文怀:“这城里的最大的粮商是哪家?”
“是周家,街上最大的几家粮铺都是他家的产业。”范文怀回。
方选闻言,心里暗道:“哟,还是连锁企业呢。”
“原本周家开的都是商号,并无专门的粮铺。过去城内最大的粮商是城主,后来长公子娶了周家大小姐,就将这几间铺子作为聘礼送过去了。”
方选扭过头,冲着范文怀道:“范先生,差人去城内所有粮铺和涉及贩粮的商铺察访一番,是谁家的店铺,还有多少存粮,近几日的出售情况,都具体记录下来。再加派人手,去城内挨家挨户询问,各有存粮多少。”
“丁先生的意思是?”范文怀沉吟道,“要征用城内居民家中粮食吗?”
碰到战争时期,强征居民存粮充作军用是很平常的行为,只是不到万不得已,没必要做这种扰民之事。
清晨时,范文怀和宋廉正与刘仲达谈话,就见刘莺莺闯入,吵着非要到宋廉帐下效力,做个先锋官,将来上战场杀敌。刘仲达断然拒绝,却又拗不过其死缠烂打,便封她为军需官,让她负责征粮。
鉴于城内存粮不多,三人正在讨论,是否要强征城内居民的存粮。刘莺莺在一旁听了,立即表示强烈反对,说不用强征也能获得粮食,便独自离开。
随后方选到来。三人的讨论也就告一段落,并未做出最终决定。此时听了方选的话,范文怀以为他也打算采取这一招。
“非也。”方选摇头,“我只是统筹城中存粮总量,做到心中有数而已。”
范文怀闻言,不再赘述,转头招来身后的两名衙役,一番吩咐过后,二人转头离去。
“哪间店铺是周家的?”方选又问。
“兴隆米铺。”范文怀指了指前方,却见手指的方向大门紧闭。
“最大的那家在街尾。”范文怀道,“随我来。”
于是众人转进小巷,继续朝前走,来到下一个路口,就见“兴隆”的招牌下,是一个十分宽大的店面,六开的大门,此时却只开着一扇,显然也是停业状态,但与之前店面不同的是,这里门庭若市。
走近看时,发现门口的并非购粮的市民,而是两方人正在对峙,
一方是粮铺的两个伙计,另一方则是刘莺莺和胡全忠,领着两人的手下和家丁,将店铺围了个水泄不通,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