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一把推开王安平,俏脸绯红,耳朵、脖子就如同一块红布。
小情侣大白天亲亲我我被人撞破,这种尴尬可想而知有多难堪。
“哦,虎啊,你不在码头看守船只跑这里来做什么?”
王安平赶紧转移话题。
“哦,我等了你们好长时间,你们也不回来跟我玩,我就想去找你们啊!”
忽然王安平的脑袋嗡了一声,他直勾勾的盯着虎儿手里的东西。
“虎儿,你手里这东西从哪里来的?”
王安平一把夺了过来,仔细观看。
随即他抓着虎儿的肩膀使劲的晃着:“快说,这东西哪里来的?”
虎儿脸上露出疼痛的表情:“哥哥,你弄疼我了。”
宝庆从未见过王安平如此大惊失色的样子,她内心慌张的一批。
“安平哥哥,这不就是一株绿色植物吗?有何不妥之处?”
“宝庆,你不懂,这东西干系实在太大了。我大明百姓以后能否衣食无忧全靠它了。”
宝庆吃惊的看着王安平手里的那株绿油油的植株:“就这?能让我大明百姓不再受到饥馑之忧,怎么可能呢?”
“宝庆你可不要小看它,这东西别看它现在还是一株植物,可是它结出的东西叫土豆。
土豆可菜可粮,而且栽种简单产量极大。
亩产两三千斤都是常态,这东西一旦在我大明全面推广种植,你说是不是我大明百姓的福音?”
对于王安平的话,宝庆一百个相信。
况且,在这样的事情上,她相信王安平不会信口开河。
“天呐,亩产两三千斤的粮食,我这辈子也没见过啊!
之前我常听我嫂子和四哥话民生之多艰,百姓们在农田里苦哈哈的干一年打出来的粮食,交了赋税之后也不够吃的,很多百姓常年吃不饱肚子。
我四哥常常感叹,如果谁能解决我大明百姓的吃饭问题,哪怕是封王他都在所不惜。
可惜的是历任户部官员都没能让我四哥满意。
为此我四哥夙夜忧思夜不能寐,他选派了很多劝农官督促百姓垦作,但也是效果寥寥。
朝廷有多重视弄粮食你们不知道,我可是太知道了,每一个布政使上任之前,他都亲自召见并且耳提面命,叮嘱他们到任之后第一要务就是‘劝课农桑’,鼓励百姓耕种,并且以此作为首要的政绩考核标准。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收效甚微,百姓还是依旧贫困,仍然是吃不饱肚子。”
宝庆说到这里的时候激动的热泪盈眶:“安平哥哥,这“土豆”果真如你所言的话,你就是我大明的第一功臣,将流芳千古名垂史册。”
宝庆说的很感人,甚至有点煽情的味道。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粮食作为农业的头等大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但是却始终是看天吃饭。
风调雨顺的年景百姓们也就是只能混个温饱,要是遭遇天灾,那等待百姓的是地里颗粒无收,于是大批逃荒要饭的铺天盖地。
即便是到了现代,农业问题也是困扰着当权者的一大难题。
朱老四重视农业,甚至不惜封王许愿也就可以理解了。
“虎儿,快告诉哥哥这东西是在哪里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