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宁向星的第二本刊物再次爆火。
这一次,火得几乎每个省都来人亲自拜访宁向星,要订足够的杂志!
文印厂一开始咬着牙不肯分出印刷的权利,可很快就文印厂嗷嗷叫救命,连续拉了好几个其他市的厂共同分担重任。
后来实在顶不住了,数量实在赶不上!
三百万本啊!他一个小小厂子怎么搞!
而且都要得急,时间都火烧眉毛了,只能再分出一部分刊印的份额给其他省份。
他不但洗白了上一本刊物出来后所有人的质疑和谩骂,还让自己的名声逆转,把谩骂修改成精神治国的良好开端。
这一本的成功,彻底让岳鑫四人的饭碗直接进化金饭碗。
参赛工作半年不到,几人已经给家里去了上万元。
张满意的媳妇孩子更是直接从陕北坐火车来了新省,毕竟这附近还有学校,有新的农贸集市,啥都不缺。
同月,穆原的轮胎改良也有了进展。
不过只有五百块奖金和一面锦旗,远远不如宁向星的多。
但真正交到宁向星手里,却有一千五。
“还有一千咋来的?”
“组装了一辆车,卖掉了,兵团买回去了。”就是那些几十块零件,加上修补和一定程度的新零件投入,成本大概一百七八。
哦,算上人力费平均一下再加二十好了。
“不如你挣得多,不过够帮扶一下金窝的进度。”穆原揶揄道。
“怎么,这么想住啊。”宁向星认真思考了起来。“在给你盖金窝之前,不如先弄个金铃铛给你拴上?好提醒我别忘了给你盖窝。”
穆原说好。
于是一周后,一九八零年的一月一号。
穆原他从工作室里拿出来一个包,匆匆往别墅去,当天晚上,绝对隔音的那个屋子内,铃铃铛铛的声音响了很久。
风雨方歇,宁向星有气无力的控诉。“骗人,金子做的铃铛没这脆响,你用假货糊弄我。”
穆原啄吻,低低笑:“金色铃铛怎么就不是金铃铛了呢。”
“跟文字工作者玩文字游戏是吧。”宁向星暗戳戳想,下次要怎么折、磨他。
穆原三十周岁整的第一天,是跟媳妇这样度过的。
大年三十之前盘账。
宁向星第一刊净赚二十万。
第二刊,已经得到三十五万了,还不用扣除多少成本,而且正在火爆印刷中,他估计到第三刊出来,还能再挣几十万。
数着五十五万,留五万现金流,其余的美滋滋的给自己充了五亿积分。
然后把玉石杯子当水杯、用金子做拉链,用……
当初让他惊讶不已的床品买来当员工新年抽奖奖品。
这个年,员工都乐疯了。
乌鲁齐木那边,从年初一开始陆陆续续上来了许多老百姓眼里的大人物,只求能让孩子进来学习学习。
不说别的,就说说关照林,都给爹妈买车了,恁大的金镯子,家里老妈姐姐和嫂子人手一个!